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0日 2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作用,中医药由此愈发受到广泛关注。新时代传统中医药如何适应时代创新发展要求走现代化之路,同时讲好更多人能懂的“现代话”?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就此话题建言献策。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委员们认为,作为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为中医药注入活力,首先要让更多人“听得明白”。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王阶
其实我们现在看很多古书还是文言文的,现在的人要去看古文、古汉语,我认为在理解上或者在速度上就会比较慢。确实这方面,知识构架以及书籍的传播,相关的一些内容和现在确实不是同步的。传统东西按传统的保留,但是传统保留的这些内容里面,如果能用现代的东西梳理出来解释出来公布出来,让大家认知这是可以的。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唐旭东
比如说中医的一些语言,患者可能不一定听得特别明白,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大夫也要懂得现代医学。人家这个患者找我来了,我在某某医院或者在我们医院做了一个胃镜,说黏膜上有一些充血,有些红斑。你必须要明白它的意义在哪。
【解说】近几年,关于中医一直有一种“不科学论”存在。破除偏见,中医药除了做好适应时代的创新、科普,还应在中西医结合等多方面持续发力。
【同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黄璐琦
我们要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要去伪存真。要把社会上一些在打着中医药旗号,实际干的不是中医药的事情,这些不好的现象去除掉。中医药事业发展它一定是有两只翅膀,一个是科技的创新、传承的创新;还有一个翅膀就是(中医药)科技的普及。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唐旭东
从专业科技领域来讲,我们可能就是在科学上规范上要做得更好。我们可能要对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要解释清楚,恐怕要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的工程中心。更多地传递给不单是我们国内的西医通道,还有国际的医学界,更好地推广应用,造福人类。
【解说】在“走出去”方面,有委员表示,中医药同样面临一些难点。在国内大力振兴中医药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印顺
我建议建立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协作机制,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文献信息支撑,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外交,让更多人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同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黄璐琦
实际上中医药走出去最大的困难还是语境的不一样,就像有些时候我们讲中文,人家讲英文。所以我们自己要有一种自信,因为毕竟这几千年来我们是以疗效来说话,疗效就是我们的硬道理。比如这次新冠我们有疗效做基础,我们对话世界的时候,就用临床疗效来说话。
记者 王世博 宋宇晟 王潮
责任编辑:【罗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