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天后梅艳芳与子宫颈癌搏斗多月后,昨日病逝。她的离去,不但演艺界悲伤,广大“梅”迷也同样伤感。
梅艳芳在一个草根的单亲家庭长大,但她没有输在起点,反而凭着坚毅不拔的斗志,高唱“在台上我觅理想”,成为一代天后。她的奋斗精神,固然值得港人借鉴;同样令人敬佩的,还有毕生忠于自己工作的专业精神,以及长期热心社会公益、对正义的执着、对亲友和后辈的扶助。
梅艳芳出身寒微,父亲早逝,4岁开始跟姐姐一同在荔园歌舞厅和庙街演唱,帮补生计;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待人豪爽、处事正义、深明大义,深受朋友和公众敬重。
梅艳芳的成功道路绝非坦途,逆境的磨练使她形成百折不挠的性格。她艰苦奋斗了十多年,直到18岁赢得歌唱比赛冠军,才一炮打红。凭着百变形象、紧贴香港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东洋潮流,以及独特的歌喉和台风,迅速走红。梅艳芳不单连续5年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星”奖项,开创在红磡体育馆开过30场个人演唱会的破天荒纪录,更凭港产电影《胭脂扣》赢得本港金像奖和台湾的金马奖影后殊荣。
梅艳芳奠定乐坛“大姐大”的地位,除了有过人的舞台异彩之外,还因她乐于助人、富正义感,赢得广大同业的爱戴和支持。她前晚病危的时候,有过百名著名演艺人亲身到医院去见她最后一面,就是最佳注脚。
梅艳芳不但对朋友豪爽,也关心素未谋面的公众和同胞,长期热心社会公益。对内地发生的天灾,她多次积极组织筹款活动,在台前幕后身体力行,出钱出力。
今年初SARS爆发,身为演艺人协会会长的她,抵住失去挚友张国荣的悲痛,发起“茁壮行动”,为在SARS中失去亲人的小孩筹款;又在6月举办1:99演唱会,向全球展示香港对抗SARS的团结精神。
梅艳芳正义敢言,多番挺身维护行业的公义和利益。例如去年《东周刊》刊登一名女艺人多年前被暴力侵犯的照片时,她挺身而出,率领演艺界公开声讨该传媒的做法,暂时煞住歪风。
香港没有一呼百应的宗教领袖,也没有像内地“雷锋”式的政治模范;然而,殿堂级的天皇巨星,对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和行为,往往发挥重大影响。如果更多受欢迎的偶像和公众人物能以梅艳芳为榜样,不懈奋斗、发挥忘我的专业精神、无私地奉献、积极回馈社会和同胞,那么,梅艳芳虽死,其精神将
来源:《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