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品加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称,此番涨价的原因主要还是近期大豆、菜籽、花生等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造成的。受原材料价格影响,终端消费品价格涨10%并不为过。某超市工作人员也对本刊记者表示,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刺激了生产厂家开始观望,出现惜售而炒作油价。
涨价的不只是食用油,还有其他农产品。北京的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现在大米价格也开始跟风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产的大米每500克平均上涨6分钱左右。另据报道,在深圳,米、面、食用油的涨价,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其中面粉和食用油的价格最高涨幅分别在一成和两成左右,这也是深圳农产品市场10多年未见的景象。
粮食调控能否有效?
业内人士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并非因为绝对意义上的“短缺”,今年国内农产品产量充足,尤其是小麦,已经连续三年丰产。夏收以来,为了保障农民丰收情况下的收益不受损害,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以“最低收购价”方式大量储备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总共收购了近4200万吨小麦。随着小麦收储入库,流通领域的商品粮大大减少,粮食价格逐步上扬,这就是业内所谓的“小麦托市”工作。
眼下尽管随着国储粮的抛售,小麦的价格已经从上个月的1600~1700元/吨,逐步回落到了目前的1500~1600元/吨,但市场价格能否逐步稳定下来呢?
据悉,前两次抛售国储粮时,并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普遍认为价格过高,可是随后市场上又无货收购,面对小麦需求量持续增加,企业不得不在中高价位收购小麦争夺麦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