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十年)我在自贸区 |“最佳见证者”詹旭:两次创新让我们对未来“有很高期待”
中新网上海9月23日电 题:我在自贸区 |“最佳见证者”詹旭:两次创新让我们对未来“有很高期待”
中新网记者 李佳佳
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詹旭的职业生涯有一半时间是与上海自贸区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2014年12月,上海自贸区将面积扩展至包括金桥开发片区在内的120.72平方公里之后,詹旭更是亲历了两次与其业务领域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可谓“最佳见证者”。
“从上海自贸区设立开始,我就在这里工作。但我与浦东结缘早在2003年,可以说我既对自贸区成立之前的情况有所了解,又对自贸区成立之后的更快发展很熟悉?!?/p>
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最近一次制度创新成果就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有关,那是一个特殊的进境物品,一台被喷涂上绿漆的“再制造”发动机,它从瑞典“再制造”工厂漂洋过海而来。
再制造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样的国外‘再制造’产品通常被视为旧件,是不允许进口的?!闭残窀嫠呒钦?,之前企业一直有此需求,直至自贸区不断有创新举措出台,企业和政府才真正地坐到了一块儿,“实质性推进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
“政府的多个部门实地来听取企业的具体分析,一起了解了国外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大家共同拟定了一个方案,也就是之后说到的进口再制造试点?!闭残袼邓敢獍颜飧龇桨赋谱魍哦有鞯某晒?。
步入沃尔沃建筑设备的物流仓库,首例试点进境的“再制造”发动机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詹旭介绍说,这台旧发动机经过沃尔沃瑞典再制造工厂独特的工艺流程后,已经变成了一台全新的机器?!八岽稀僦圃臁谋曛?,并且经过一轮全球标准化检测,符合所有标准之后才会运抵国内??梢运邓谛阅芎屯夤凵隙己托碌幕髅挥腥魏尾畋?,就连质保期限都和新的机器一模一样?!?/p>
詹旭表示,“再制造”产品的进口,不仅不会对中国的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工业品进口来源,一方面补足国内再制造原材料不足的缺口,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扩大产品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形成绿色的良性循环。
其实,“再制造”产品试点并不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参与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首次尝试。早在2018年,沃尔沃建筑设备就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一举突破困扰许久的跨境结算难题,完成了“一带一路”项下的首单离岸贸易业务。
当时,中水八局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项目向沃尔沃订购2台30吨的挖掘机,每台售价近20万美元,这款挖掘机在沃尔沃的韩国工厂生产后,直接发往尼日利亚,整个运输均在海外发生,而收付汇流程则通过中国国内的兴业银行自贸区分行来完成,实现了离岸贸易零的突破。
说起这段往事,詹旭印象深刻:“跨境离岸贸易这条路走通后,意味着我们的同事坐在上海的办公室里就可以结算全世界的业务?!辈⑶艺獯沃贫却葱禄共艘桓龆钔馐栈?,“在此之后,沃尔沃集团总部就同意将亚洲总部搬迁到上海,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操作很多过去只能在新加坡才能完成的业务,从而实现了对于整个亚洲市场,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支持”。
制度创新打破了贸易壁垒让企业获益良多,而对于政府来说,打破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勇于创新与尝试则需要开放的理念和积极作为的心态?;毓宋侄纸ㄖ璞傅恼饬酱问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金桥管理局商贸和服务业促进处处长周理说,自贸区需要的是一线放开,但为什么会出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线能否管住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管不住,大家就会心存疑虑,我们就从这方面破题”。
比如在上述的跨境离岸贸易试点中,主要完成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相关监管部门支持下建立信息监管平台,按照白名单的做法让有需求的企业都汇总到这个平台上来;二是找到有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商业银行来承担相关业务;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自身也有着强烈的创新愿望,它们的需求才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来源和活力,“最终企业的勇于突破和积极配合促成了创新成果的实现”,周理说。
上海自贸区的十年,始终坚持“建成制度创新高地而不是优惠政策洼地”,坚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深以为然:“如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十年做了很多破冰之旅,制度创新是它的核心,它不像政策优惠,效果来得那么明显、那么快,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p>
回过头来再谈沃尔沃建筑设备的未来,詹旭直言“有着很高的期待”,“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借由自贸区的灵活性进一步梳理与规划沃尔沃的创新业务,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借由自贸区的东风,增强亚洲总部的功能,让我们的‘中国战略’能够在此深耕与生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