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在美国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地方性的,而我们关心的正是那些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
美国人对中国的事情也不是全然孤陋寡闻的?追蜃印⒊こ、咕咾肉等能数出一长串中国的人和事的美国人比比皆是。更何况近几个月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都做过了关于中国经济腾飞,中华民族复兴等的长篇或系列专题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大部分美国人的心目中,中国早已占据了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你若在美国少有的几个像国内那样人头攒动的闹市区里拦住行人问及李宇春时,人们会一脸茫然:李什么?
中国人的名字大多让美国人转不过大舌头来是事实,但是,这与他们说不出李宇春的名字来却毫无关系;他们不知道李宇春是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曾听说过她。
不错,日期标为10月3号的那期杂志按照惯例是在前此一周的九月底就上市了的,到本文写作时已经面世足足两个星期了,而且,尽管美国新闻类杂志多如牛毛,《时代》却依然独占鳌头,受关注的程度非同一般。那么,这些街头忙碌的美国人又到底是怎么了呢?连上了《时代》封面的“超级女声”冠军的李宇春都不曾听说?
其实,封面上印有李宇春照片的那期《时代》杂志亚洲版不仅在美国不曾露面,连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不曾露面。那期载有“亚洲英雄人物”专辑的亚洲版《时代》杂志在印度发行时,封面人物是印度网球选手索尼娅·莫扎;在东南亚发行时,封面人物就变成了在印度洋海啸之后决意重建家园的五位亚齐妇女;在日本发行时,封面人物则是演员渡边。欢搅撕,就又变成了足球选手朴智星。只有在大中华地区发行时才在封面上使用李宇春的照片。
李宇春上了《时代》封面的消息传开以后,国人一片哗然。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但是无一不为之震惊。更有警惕性高者,毫不留情地指出《时代》如此作为是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的,挖出并陈列了《时代》一连串的“险恶用心”。只是我认为《时代》的真正目的和用心似乎尽然显现在其封面因地而异之中。
被美国人说烂了的一句话是“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其实,又何止政治?在美国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地方性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讽刺:在地球上到处伸手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国民们却对自己小圈子、小地域以外的事情一概漠不关心。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从来就没有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有人花了20多年心血,才算勉强拉扯起了个《今日美国》报,却怎么都无法摆脱轻量级的形象,只靠给宾馆等批量销售以维持发行量。
在前网络时代,在纽约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要想读到《纽约时报》都只能耐心地等待邮寄,在几天以后才能读旧闻!杜υ际北ā吩谝恍┐蠖际惺前煊杏∷⒌愕,但是只要发行稍有规模,就又不安分于只印纽约原报,而非要抽出纽约地方新闻部分,取而代之以当地新闻。
当然,美国几乎所有城市报纸都有城区和郊区等多种不同版本。读着这些支离不全的报纸的美国人倒也都心安理得,好像自己的生活非常圆满。而我却浑身不自在,老惦记自己的版本上少了点什么,所以当有主编因要出某个刊物的亚洲版而问我是否该搞地方内容时,我就毫不犹豫地奉出了自己的真经:人家哪像你们美国人那样心胸狭窄;他们关心的正是那些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你们的事情。
不过,美国佬搞的地域主义还真灵验,虽然有些愚弄读者之嫌(闹得各国人都以为自己的同胞为国家长了脸),但其宣传效果可是到了家的。
然而,美国人并不只停留在地域主义上,他们还要进一步搞个人主义。近10年前,《时代》就开始把每个订户的名字都直接打印到封面和内页目录上,这样,每份杂志就都是独特的了。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杂志自然应该是激动人心的,只是新鲜劲过后,读者终究会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真正出名。名声,原来是搞不了大众均沾的。
但是,不经意就闹了场革命的李宇春的所谓“15分钟名声”却是实实在在的,不管她上的是哪个版本的封面,原因就在于她独特的个性是实实在在的,而“超级女声”则使其鲜明的个性毕现于可以投票的公众。(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