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位于西郊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这里苍松挺拔,古柏参天,翠绿中映露出古寺红墙黄瓦。记得当年游临此地,见寺中《法海禅寺碑》上铭文记载:明英宗朱祁镇近侍太监李童忽作梦,梦中游临一峰峦环抱。树木葱郁之处,犹如仙境。然寻遍京西名山来到此处,方见此景与梦境相符。明正统四年(1439年)闰二月,遂纠集工部营缮所之能工巧匠,动工修建这座寺院,至正统八年十月告竣。英宗赐名为:“法海禅寺”,并颂“大藏经”一部。
当时,寺院内有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二堂、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鼓楼及云堂、厨库、寮房等。其规模宏伟,装饰绚丽,为煊赫一时之皇家寺院。更使人叹为观止的是寺内那些壁画。五是年风霜雨雪,寺内仅存大雄宝殿中的九幅,为当时名手所作。
这些壁画在殿内布于佛像座龛背壁,及墙门两旁和殿前十八罗汉身后的两山墙上。北墙门左右壁上的两幅为帝、后、天龙八部及鬼众等组成的礼佛护法图。帝、后像服饰华贵,仪态大方,天王横眉怒目,勇猛有威,赤身力士全身肌肉突起,刚劲有气魄。加之使用的是“叠晕”烘染手法,更多地方用“描金、沥粉贴金”和朱砂、石青、石黄等熏色,尤其增加了一面的烟云飘渺和宁静神秘的气氛。
佛龛背后的三幅,画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以中间的水月观音最为出色,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佩珈珞,肌肉柔美,表情温和,色彩鲜艳,给人以“出世超凡”之感。另外,还有置于十八罗汉身后山墙上的两幅,以如来佛和飞天为主,以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为衬托,加之画面祥云缭绕,更显出神佛的庄严肃穆神态。
大雄宝殿顶部的三个藻井天盖上所绘“曼陀罗”,也极为精美。
法海寺的壁画,精美绝伦,具有高度的绘画艺术水平,在中国壁画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每当想起,便有一种自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