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批判的立场而言,这些金玉其外的古装大片正暴露了中国电影在商业机制尚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可能出现的缺憾:虚无乖谬的史观、苍白空洞的叙事能力、庸俗甚至血腥的审美情趣、过度膨胀的商业欲望、不切实际的海外市场预期,以及对国内观众居高临下的藐视态度,都让这一波商业电影的弄潮儿或多或少付出了名誉的代价。
当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场喧嚣一时的“古装武打大片”风潮时,会发现,它们在开拓中国电影市场方面做出的贡献与其囿于视野和经验的局限性几乎同样引人注目。
票房促电影人强制性更新
随着“第五代”导演主导的武侠巨制时代落下帷幕,中小成本商业片的存活能力再度成为检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块试金石。2006年的票房黑马《疯狂的石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也让青年导演宁浩成了投资者追捧的红人;但拥有很高美誉度的导演兼演员姜文却再度折戟沉沙,其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成为200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败笔”,其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也愈发微茫。
从某种意义上说,票房价值与盈利潜力越来越成为评判电影人生命力的硬性指标。对于新陈代谢过度缓慢、市场发育仍未充分的中国电影界而言,这倒不失为一种引入新鲜血液的强制性方式。
“九七”之后,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图存”,对中国电影的商业变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香港电影人代表富于市场经验和商业运作传统的电影制作力量。他们多年在国际电影市场开拓打拼的经验,以及在电影技术领域的优势,有助于让中国电影朝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产业化模式进一步转型。
内地传统的电影制片厂员工体制被打破,演员或签约于经纪公司,或拥有个人的经营团队;而电影公司也竞相以明星的多寡及身价的高低作为谋求投资、估算票房和炒作市场的主要手段。
2007年岁末相继上映的“贺岁电影”中,由中影公司出品,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的《投名状》与周星驰自导自演的《长江七号》都是众望所归的重头戏,这也意味着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前景,正朝着整合华人电影资源、构造大中华电影圈的方向全力推进着。
90年代以“地下电影”红遍全球的“第六代”导演在这场商业战中,几乎全面败下阵来,成为转型之战的牺牲品。10年的商业电影之路,或许让中国电影人少了“坚守艺术底线”的决然信念,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的郑洞天教授曾感慨,应该在学校门口悬挂一条标语,“电影是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艺术”。也许这也是今日的中国电影人最需要铭记的一句箴言。 ★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