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果说当年考上电影学院呢?姜文会是什么样?
姜文:我不知道怎么想,因为我没有考上。我考了一次,人家不要我,所以我就进了戏剧学院了,然后我就没法设想我在电影学院是什么。
记者:那戏剧学院四年到底给了你什么,在表演上?
姜文:很多,我觉得不是在表演上,我是1980年入学的,我想1980年那个年代本身就是一个,你可能不进大学,都可能在上大学的一个年代。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年代,也是一个急剧开放的一个年代,所以在那个四年当中,我觉得更多的是这样的空隙和不同大学之间的这种感染带来的。至于表演理论这个方面,我说句实在话,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有点读不懂,读不懂拉夫斯基,读不懂,那是当时读了不懂,但是记住了,日后在实践中它会反刍出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甚至强迫我们,逼迫我们去观察生活,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从书本里来认识人,把剧本拿来再去观察,观察完了再演成剧本,这个很重要。
大学毕业后,姜文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但不久后,他就调整了自己事业的方向,进入电影圈发展。1985年,在陈家林导演执导的影片《末代皇后》中,姜文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角色。
王志:不留恋话剧舞台吗?
姜文:留恋,确实留恋。我有一次去美国访问的时候,我就去看话剧了,看完话剧后来我就去后台,去了两次,一次是他们开演之前,他们演的是《欲望号街车》,我就在那景地里转了一下,闻到那股,我不知道那叫什么味,主要是木头味吧,和那种什么质量的油彩刷的幕布上,很兴奋,我闻到。那时候演话剧的时候总是能闻到那个味,然后演完之后我又上去看了看,觉得那两次味道给我印象很深。
王志:为什么呢?
姜文:舞台很迷人,那种状态。你可以跟观众直接交流,而且没有更多的方式来帮助你,就是演员,当然还有道具了,灯光,我的意思说比电影、电视剧辅助手段少,更货真价实一点吧,而且你也看到了,戏剧的剧本基本上是比较有营养的,没有营养他写不成一个戏剧剧本。不是稀释的,而且浓缩的。
记者: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呢,一定是角色选你?
姜文:那叫爱新觉罗•溥仪,让我演的是那个角色,我接到这个溥仪的角色的时候,我先去找了爱新觉罗•溥杰,我跟他谈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最后他写了一个条说,此人很像我大哥,我就拿到摄制组去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他管他不叫皇上,也不叫什么,他叫大哥,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咱们北京人说皇族、皇族,其实他们之间主要是个亲戚关系。从这儿开始去找这个人是什么样的,那么这个也没有人帮你啊,你只能自己去这么做,你要不这么做,那当然你就变得很被动,变得被人家摆来摆去的,但是你要这么做的时候,大家的总的目标就是要把戏拍好,他看到你这个人是非常有影响的,对角色的这种理解,他为什么不要呢?
第一次演电影,姜文的身上还带有戏剧舞台表演的痕迹,但他的表演却得到了一些导演的认可。1986年,姜文与著名导演谢晋合作,扮演《芙蓉镇》里的“右派分子”秦书田,这个角色让姜文一举夺得了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成名后的姜文获得了更多机会,通过与著名导演谢晋、谢飞、张艺谋等人的合作,姜文成为无可争议的实力派演员,尤其在“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中,姜文将一个西北汉子的粗犷、豪迈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他的表演也为他所塑造的角色打上了鲜明的姜文符号。
记者: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表演上有天才的人吗?
姜文:一样吧,我要没有合适的好角色我啥也不是,你让我演这个凳子我肯定演不好,合适的,能调等起我内心的东西的,同时还要有一个好的导演给你制造一个好的环境了,别说我了,马龙•白兰度是一个好演员,他演《教父》的时候就很精彩,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戏就没法看,都一样。一个好演员不意味着他把每一个戏都演好。而且他一旦演好的时候就好得不得了,每个戏都演好了不一定是个好演员。
王志:作为一个演员来说,你怎么就那么顺呢?
姜文:最早我进组,跟谢晋他们拍戏的时候,可能是当时的那个时代和气氛,以及谢晋导演,或者说谢飞导演的那种气度,他们一直是在鼓励我。但是我的头脑中有一个想法,演员是要有个性的。没有个性怎么当演员,不一定在表面,也许心理非常有个性,我认识这样的人,表面上很温和,但心理非常的硬,非常的有原则。我觉得从我的世界观里来说,不要说演员,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个性,而且要得到尊重。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在全国热映,姜文在里面饰演男主角王启明,这部反映当代中国人在美国创业过程的电视剧感动了许多人,也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认识了姜文。与电影相比,电视是更大众化的媒体,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姜文却并没有继续电视剧的表演,《北京人在纽约》也成为迄今为止姜文出演的唯一一部电视剧。
王志:但是为什么仅此一例?
姜文:没有这样的剧本啊。有这样的剧本我肯定去。
王志:也有人在揣测姜文是不是瞧不起电视剧?
姜文:也没有了,干吗瞧不起啊,没有。只是我如果用同样的时间我更愿意拍一个电影。
王志:为什么呢?
姜文:我觉得电影相对电视剧来说还是浓缩了吧,它并不是多少多少集那么慢慢来的。不是那么家长里短,还是可以把它拍得有节奏,有合适,也就是说刚才我跟你说了物理时间是有限定的,然后怎么在无限的物理时间你里拓展这种生理时间和心理时间,这个我觉得很迷人。
王志:但是传说演电视剧很挣钱呢,姜文不愿意养家糊口吗?还是姜文已经不用了,够了?
姜文:有我弟在演电视剧呢,没钱我找他借去,我不需要那么多钱。我这件衣服十几年了,然后也就穿不到十次吧。今天我是看着你穿那么正式,那我也把这衣服拿来,平常谁穿这衣服啊,也穿不坏,估计我要不迅速长胖的话,我能穿到死,这衣服。
演完《北京人在纽约》,姜文开始全心投入到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创作中,他将作家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尽管已经熟悉电影制作的流程,但第一次尝试做导演,这对姜文来说仍然充满了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