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台湾教育部门操作教科书“去中国化”的举动,国民党方面表示,将让泛蓝执政的18个县市拒绝执行这一政策。国民党2008参选人马英九2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民党将在泛蓝执政的地方采用一套新教材,并广邀具有公信力的学者与各界团体参与教科书内容的编审。
同期
中国国民党2008参选人 马英九:我想我们赞成应该找到公正客观的学术机构一起来做这个工作,而不是由某些特定的团体来做,这样才会避免造成大家思想上的混淆,以及产生一种重回戒严的感觉。
香港《大公报》在7月23日发表评论说,这一举动表面上是修改教科书,实际上就是“去中国化”,是篡改历史。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用词用字也不外数千,台湾当局居然提出要修改其中的五千处,这跟重写教科书没有区别,其“去中国化”的用心确实昭然若揭。
主持人:首先请问兰萱小姐,这次被挑出来的5000个“不适合用词”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为什么台湾媒体称之为教科书的全面“去中国化”?
台湾时事评论员 兰萱:“台湾历史学会”提出来的5000多个“不适用”名词,当然多到不得了。我们如果说细一步去稍微分类的话,我们可以大概看得出来有几类。第一种像是说,如果用一个简称,比如说是当初非常风行、普遍成为主流的一些音乐、一些绘画、一些文字、一些语言,我们会把它简称为国画、国乐、国语、国字等等。现在就是不要简称为“国字”、“国画”这样子,改成“中国字”、“中国画”、“中国音乐”等等,这是属于一类,就是过去可能长期以来就简称,但现在他们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一国”。这一部分当然中间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哪一国呢?他们希望台湾跟大陆是“一边一国”,属于大陆就说是“中国”,属于台湾的就讲是“台湾”。
第二类的话就是在过去一些习惯用语上,比如说“海峡两岸”,一些看起来你听不出来它是去强调两边非常政治性的东西,在这一次“台湾历史学会”的建议当中,希望把这个政治性的部分强调出来,就不要讲“海峡两岸”,就一定要讲“一边一国”或者说“两个国家”等等。像是“古人”,我觉得最有意思了。古人他说不能称“古人”,要称“中国古人”,为什么呢?因为讲“古人”,好像就是说两边的文化突然之间连接起来了,当然我们知道并不是突然之间连接起来的,而是在文化上原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但是他刻意要切断这一部分脐带。
主持人:这个“台湾历史学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为什么外界对它的公正性会有质疑呢,郑教授?
台北大学教授 郑又平:表面上它是打着历史学研究为学术标签的一个团体,可是它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团体,或者是政治意识形态非常浓厚的一个组织。它是在1995年成立的,在2000年5月的时候,它向台湾内政部门登记,正式成为一个学会。根据它网站上的说法,我来引述给大家听,它说“台湾历史学会”的宗旨是在建立“以台湾为主体的历史观”,提升历史学研究。这个里面曾经提到,它在2006年的时候曾经做过六场座谈会,这座谈会是干什么呢?它说希望透过座谈会,传达有利于“台湾主体意识”建立的资讯,说明“制宪”“正名”的必要性与正当性,批判“大中国意识”的虚幻性,理清国民党强人威权体制的不合理性跟历史评价。各位,你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团体是具有高度政治行动力的,它是“文化台独”里面重要的一个行动团体,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研究团体,而这里面的这些学者,我必须承认,他们也都是拿到博士学位的一些教授,但是这里面很多人,他们整个思想的意识形态框架蒙住了他们自己的眼睛。难怪这一次有家长非常不满意地表示说,如果说我们再这样走下去,我们的小孩将来就会变成杜正胜口中的“三只小猪”其中的一只小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