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3日电 福建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经济实力连年居福建首位。随着近年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工及其子女人数急剧增加,如何让广大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目前,非晋江户籍的在校学生10万余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三分之一。晋江党政部门一直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摆在事关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认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既是改善用工环境,吸引外地务工人员,加快晋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勇当海峡西岸经济区排头兵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早在2002年,晋江市教育部门就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在在全省率先取消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借读费”。2007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再次作出承诺: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接纳农民工子女,决不让一名来晋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
针对农民工子女学龄人口猛增的趋势,晋江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认真修订了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在农民工密集的地方,有些撤并后的小学陆续复办扩容,以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需要。
第二,落实公共财政,确保经费师资。
第三,增办专门学校,满足多样需求。鉴于农民工子女数量巨大,入学需求多元化,而公办学校容量有限,体制单一的状况,晋江在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个人、团体等社会力量依法申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民办体制),并在办学条件、办事程序等方面尽力给予支持。
晋江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做了一系列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使远离家乡的这一特殊群体在晋江明显感受到教育的公平。但是,晋江教育部门表示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和困惑亟待解决:
一是鼓励支持与规范管理的关系。目前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简陋。如何督促举办者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确保教师素质等,都急需继续探索解决。
二是农民工就业流动性与子女就学稳定性的关系。晋江的农民工以民营企业的中初级工居多,流动性较大。子女随家长流动不仅不符合教育的连贯性、周期性,也给教学质量的跟踪分析和学籍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三是提高质量与均衡发展的关系。农民工子女数量巨大,又来自全国各地,原用教材、学习方法各不相同,知识基础、行为习惯参差不齐,要面向每个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