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七月三日电 题:个性化出版悄悄兴起
中新社记者 路梅 刘舒凌
在台北市内湖区瑞光路上,有一家不大的门面,与这条路上众多带着“电脑”、“科技”字眼的招牌不同的是,这个门面上用墨绿色宋体字写着透着浓浓的书卷气的“秀威书店”。与传统书店不同,创办于二00一年的秀威是台湾首家使用BOD数位印刷技术的书店。
一切随需三位一体
BOD就是Book On Demand,即“随需出版”,指将书本内容以数位形式存在电脑中,不需要传统的排版制版,随时可以打印、制书。传统出版每次至少要一千本起印,而BOD即使只需要一本也可以随时印刷成书。
走进秀威两百平方米的空间,除了整柜的各种书籍,玻璃隔断分出的编辑室以外,就是两台连在一台电脑主机上的“数位短版印刷机”和装订机。不同于传统出版,秀威将编辑排版、印刷、销售三种业务都容纳在了这个空间内。
“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当记者让秀威总经理宋政坤给秀威下个定义,到底是出版社还是经销商,抑或是印刷商时,他如是说。上面提到的三种业务,在秀威是可以随意拆分组合的,即可以只排版或只印刷,也可以从排版到销售全盘交给秀威。这些书籍主要通过与台湾最大的网络书店博客来的合作来实现销售。
小众、自由、个性化
据统计,二00二年台湾传统图书出版业与行销通路总产值为六百多亿元新台币,仅占GDP的百分之零点五五。而登记在册的七千八百多家出版社中,申请了ISBN(为国际标准书号)的仅有三成,而且登记资本多在五百万元以下,个人投资比例高达八成一。仅这三成出版社,平均每个月出版的新书就达三千五百多本。诚品书店的统计显示,去年台湾四分之三的书销售不到一千本。
宋政坤说,因此,BOD走的是小众路线,最适合一千本以下印量的书。需要多少印多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作者的书被看到的机会。这并不代表这里的书都卖不到一千本,实际上,秀威出版的图书中,有一些也颇受读者欢迎,“一不小心”卖了三、五千本。
不论是谁想把自己的文字变成实体的书,只要内容不涉及暴力、色情与血腥,不论是小诗集还是回忆录,都可以到秀威来出版。目前秀威拥有版权的书已接近两百本,其中以学术论著最多,占七成,个人传记占两成。
宋政坤本人最欢迎个人传记。他说,历史本来就是由小人物的小故事组成的,但是这些传记往往并不拥有大量发行的商业价值,在传统出版体制下根本无法面世,而BOD正是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诉说自己的故事,并流传下去。
实际上,到秀威出书的作者,既有平凡的退役老兵、爱好文学的普通学生,也有学者、甚至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书的内容也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记者在书架上,甚至还发现了大陆社科院几位学者的学术著作。
量身订做将成为发展趋势
宋政坤说,量身订做、少量出版可以弥补台湾书市缺乏个性的不足,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他指出,BOD相较于传统出版,自有其优势。首先,谁都可以出书;其次随需求量印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仓储与物流费用,因此自费出版的门槛降低到两万八千元新台币,比一个餐厅服务生的月薪还低,仅为传统出版费用的三分之一;第三,书永远不会绝版,即使有一本的需求,也可以立刻印制。
宋政坤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希望通过BOD的方式,把自己的文字变成实体书,秀威每个月出版的书近二十本,而年销售册数则有十到十五万册。他预计,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个性出版发展成为产业的关键期,而他也有信心在三年内秀威的销售量突破一百万册。
宋政坤还表示,希望能有机会与大陆出版业者合作,在技术上相互促进,在内容上曾进两岸普通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