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8日电 《中华工商时报》今日载文指出,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是中国股市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积极信号,标志着一系列重大行动的开始。
不过,我们同时也听到了来自各个利益集团的不同声音,有些是积极而富有建设性,也有一些未经严谨思考。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难免受到“市场杂音”的干扰,现在,决策者同样面临考验,什么考验?就是如何排除杂音,按照既定的改革程序走下去。
目前的杂音,透过其复杂的技术外衣,其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种,即盲目的乐观和过分的悲观。具体一点,体现在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各种不同解读。
首先,一些人认为,此次政府一改以往自上而下进行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试点的做法,变为自下而上的试点方式。虽然分散了决策风险,但是提高了社会成本。
但是,正如市场参与者达成的共识: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改革。那么,在没有国内先例和国际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试点审慎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亦不可不谓是明智之举。
其次,对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既为试点,那么就应明确试点上市公司的标准,例如上市年份、股权结构等,而现在一切不明确,一些上市公司股价暴涨暴跌,有人借机谋取暴利,进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其实,所谓具体措施,就是如何拿出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的多赢方案。现在的改革成果是,我们的预期已经十分清楚,所要做的,只是如何细化和实施既定的原则。
正如我们需要给试点一个周期一样,股市改革的每一步重大举措都是需要一个试错周期的,而在这个周期尚未结束甚至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因为一些变量因素而对其进行否定都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需要给管理者一个周期,更需要给自己一个信心周期,也只有这样,中国股市的改革才能够在充满理性决策的前提下走向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