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0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撰文,指出“俏打扮”、深加工与合理的产销体系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继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文章说,俊姑娘还要俏打扮。从交易量大的商品看,包装符合市场需要的卖得就好。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郑小明坦言,宁夏生产的一些杂粮质量很好,但销售不太理想,在农交会上和其他省的畅销产品一比较,就发现问题出在包装上。一是他们的包装材料有些粗糙,二是包装容量太大,倘若20斤、5斤、两斤一袋,很有可能拓展消费群体。
深加工的增值空间更大。福建超大农业一位负责人举例说,新鲜的马铃薯卖的价钱是一块钱一公斤;加工成速冻薯条就可以卖到10到20块钱一公斤,增值10倍;如果再进一步加工成炸薯条,一公斤就可以卖到30多块钱,增值30倍。品质高了当然能卖个好价钱,这就是搞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优势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讲,经过加工的水果、蔬菜,损失程度可以控制在5%以内,否则损失程度可能在20%—30%左右。现在发达国家已经100%实现了蔬菜商品化处理。目前,我国水果产量每年可以达到7500万吨,如果能够将损失由原来的30%减少到15%,就相当于增产1125万吨。
建立合理的产销体系还可以继续拓展增收空间。合理的产销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整个过程的服务;收获之后的加工储运服务;技术指导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等。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营销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营销规模偏小,品牌意识不强和营销方式落后。美国一家专门做中国农产品出口咨询工作的公司老总说,美国一些农场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后投入为70%,而收获之前只占30%左右,这种生产、销售体系使农业生产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之中。中国很多农产品产前投入很大,却忽视产后的投入,这样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