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老教授让中国火炸药技术登上世界之巅(图)
制图:侯继超
这名军工老教授让我国火炸药技术登上世界之巅
■62年痴迷火炸药技术研究,攻克武器装备多项关键技术,让我国火炸药技术登上世界之巅
■3次攻克世界难题,3次摘得国家科技大奖
一辈子玩“火” “火”了一辈子
■解放军报记者 代烽 通讯员 王超 杨萍
专家小传:王泽山,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一个便是火药。提起火药,总会让人联想到惊险刺激的试验,也常?吹交鹨┍ǖ男挛懦【。当火药成功运用到军事领域,它的威力和杀伤力瞬间爆发,几乎每一款武器装备都与火药息息相关。
古时候,先辈凭借聪明智慧,让火药在冷兵器战场崭露头角。今天,一位叫王泽山的院士,一辈子与火药打交道,先后攻克武器装备多项关键技术,让中国的火炸药技术再次登上世界之巅。
连破3项世界难题,把“冷门”专业做“火”了
火炸药专业,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甚至是一辈子也出不了名的工作。然而,王泽山硬是用了62年时间,把这个“冷门”专业给做“火”了。
在与火炸药相处的岁月里,他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等多项关键技术,将有重大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的“危险品”,变成了20多种畅销国内外的军民用产品;在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研究中,他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并解决了长期贮存的问题。今年,凭着在含能材料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王泽山第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被誉为科学界的“三冠王”。
众所周知,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在常规战争中,如果没有远距离、威力大的炮火支援,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就无从谈起。为此,世界各军事强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研发高性能火炮。
远射程与?榉⑸渥耙┦歉咝阅芑鹋诘墓丶际,也是火炮系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很多国家历时多年、耗费巨资,都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
那时候,在外人看来,已过花甲之年的王泽山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不必顶着风险再闯这个“雷区”。但王泽山并没有因为荣誉而停下脚步,紧接着,他向着远射程与?榉⑸渥耙┘际跽飧鋈铝煊蚍⑵鸪宸。
20多年如一日,经过漫长艰苦的攻关,王泽山利用自己另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弹道理论,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全等式?樽耙┘际。
“全等式?樽耙┘际跏窃诓桓谋浠鹋谧芴褰峁购筒辉黾犹叛沟那榭鱿,通过提高火药能量的利用率大幅提升火炮的打击范围!蓖ü匝,火炮在应用这项新技术后,射程提高了20%,最大发射过载降低了25%,弹道性能完全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国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中。
火炸药是他最满意的选择,他的选择也改变了火炸药
直到现在,大多数人更认可导弹、火箭、计算机在军工领域的地位,火炸药只是参与武器发射和完成毁伤的必要“配件”。
的确,火炸药不是热门专业,甚至有些神秘且“不起眼”,但王泽山很满意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袄肟,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
之所以选择火炸药专业,源于他年少时的一段屈辱记忆——
王泽山出生在日军殖民统治下的东北,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澳闶侵泄,你的国家是中国!备盖椎幕吧钌畹仫钥淘谕踉笊降男睦。
不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高中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选择了一个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
火炸药研究领域狭窄、危险性高,但意义重大。在过去的几百年,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发展缓慢!肮倚枰,就需要人去做!”从此,研究火炸药,便成了他的终身使命。
这条路并不好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火炸药的研究和生产都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苏联援建。随着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我国的火炸药技术研究,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此时,王泽山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技术外援、没有先进的研究平台,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案俜轮,永远被人所制约,我们必须走在国际前列!
于是,王泽山从基础原理和理论体系构建开始做起,潜心搭建我国火炸药专业领域的“四梁八柱”。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王泽山始终对这份工作一往情深、如痴如醉。
王泽山的“开山弟子”萧忠良,每次谈及恩师总会敬佩不已:“很长一段时间,现代火药的发展中心都在欧洲。但到我研究火炸药时,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王老师的著作,这是我国原创的理论著作!
耄耋之年,依然“年轻时髦”
迈过82岁的门槛,王泽山依然“年轻时髦”。作为南京理工大学年龄最大的院士,他69岁考下驾照,开车穿行于北京、山西之间,前往工厂测试、试验;为了方便工作,他玩转智能手机,常常用微信、QQ与年轻同事语音视频。
早年和王泽山一起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同学,现在大多已退休,而王泽山仍然活跃在一线。这么多年,王泽山有一半时间在试验场地。
由于火药易燃易爆,很多试验都必须在人烟稀少的野外进行。一次,团队去内蒙古做试验,当时室外温度低至-27℃,就连做试验用的高速摄像机都因环境太恶劣而“罢工”。80多岁高龄的王泽山却和大家一样,在外面一呆就是一整天。
团队成员堵平告诉记者,一天下来,他感到疲惫不堪,然而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王老坚持晚上核对试验数据,查找试验过程中的问题,经常忙碌到深夜。
长时间在外奔波,对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说,谈何容易?但王老认为这份动力源于一颗年轻执着的心。
在学校,有不少同事开玩笑地说:“王院士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出差,而且一搞起科研永远不记得周末!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王老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多年来,王泽山注重将科研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形成专著。他已累计出版专著14部,均是我国火炸药领域的重要著作。他的绝大部分学生扎根在武器装备研制一线,有的已经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除了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其他方面我都不擅长,只要身体还可以,就会一直做下去!辈煞米詈,王院士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又有了新的方向,准备向新的技术难题发起冲锋。
专题:建军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