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爱心接力。激情之中,每个人需要冷静思索的是:救灾,到底是谁的需要?
救灾自然是为了灾民。当有良知的民众通过媒体目击灾难,纷纷主动捐款捐物,献血或做志愿者……与此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帮助灾民时每个人也在帮助自己。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在内心获得某种安宁与幸福感。当然,这一切本无可厚非,然而必须警惕的是,当人们沉浸在一种利他主义的激情中时,有意无意间也往往会越俎代庖,忽视灾民的真实需要。
比如,为了寻找“卖点”,有些记者一次次强迫幸存者去回忆自己的恐怖经历。被埋在废墟下获救的学生,被迫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不幸;面对在地震中失去亲人却坚守救灾一线的女民警,记者却问她:“你现在不想你的女儿吗?”不得不承认,这些没有底线的“爱心”,构成了对这些幸存者的“二次伤害”。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灾民进行心理重建的过程中,从媒体到官员,更不要过度赞美和渲染坚强。心理学认为,受到创伤后的人的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减低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这些情感如果不经过疏导与处理,被强迫压抑到内心深处,一旦遇到某种刺激便有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
心理救援着重关系的建立,具体到灾区目前的心理救援,有些方面显然不尽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心理救援队伍走马观花,流动性过强,一些人到灾区更像是“采风”。明星、志愿者、心理救援者奔赴灾区,对安抚受灾民众的心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长久,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其结果必然是,需要救援的人得不到必要的真实的安慰,反而可能会在走马灯式的心理救援中失去安全感而深受其害。而且,面对新的救援者,他们可能因为一遍遍复述自己的不幸,让尚未结痂的伤口一次次流淌鲜血。
与此同时,摆正心理救援者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面对这些不幸的人,即使是专业人员,最应该做的显然不是强调自己有多专业,可以舍我其谁地告诉灾民如何做最有希望或最健康,而是应该将自己视为默默的陪伴者与同行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即使对方拒绝你的帮助也能够欣然接纳,不必因此产生不解与愤怒,因为在心理咨询或社会工作这样的助人行业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受助者利益至上。
最重要的是让灾民忘掉自己不幸者的身份,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强化这种角色。比如地震孤儿,尤其对那些已经到异地求学和安置的孩子来说,就更需要一种安安静静的生活。否则,一旦引起过多的关注,则无异于是提醒并强化他们曾经遭遇的不幸。
在网上,有一封流传很广的一个地震孤儿的信。大意是,唐山大地震后,失去许多亲人的他在北京被收养,从此被“好心的人们包围着”,一次次让他回答痛苦无比的问题,如“当时我是怎么被救的?地震的场面?我爸爸、妈妈怎么死的?”更严重的是,他被以后上学的学校拉去作报告。
如此情景,更要让社会自问“救灾,是谁的需要?”心理学认为,最高明的心理救援,是让受助者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受助,而不是在接受救助后感恩戴德。(新京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