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中国应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2008年10月30日 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2008年10月29日,据悉,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第三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っ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少,质量有提高。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网10月30日电《澳门日报》10月30日发表社论指出, 为了国家的安全安定,为了农民的生计和永续发展,中国必须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退让,各地特别是省级政府应该主动负责。那种放任自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的情况必须遏止。
社论摘录如下:
由于地方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央提出的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正面临严峻挑战。经济顺景的情况下要保住十八亿亩耕地,经济冷风下更要保住这条“红线”。有了粮才能心不慌。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分重要。为此,就必须保住一定数量的耕地�?銮�,到二○二○年,中国人口总量预期将达到十四亿五千万人,国家还需要再增产一千亿斤粮食。但是,中国的耕地状况却是十分令人担心。未来一段时间,耕地减少的趋势还将继续。一是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但尚无有效措施杜绝“先占后补”、“占优补劣”以及“只占不补”等情况;二是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尚未彻底消除,影响了耕地�;ばЧ�;三是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仍将占用部分耕地,国家明确禁止不符规划的生态退耕,但地方生态退耕的需求还客观存在;四是当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避免因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耕地数量;五是自然灾害损毁耕地在短期内很难完全复垦;六是城乡建设用地粗放浪费普遍存在,盲目扩张,闲置突出,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偏低。
与此同时,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已不多,加上生态环境约束,制约了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因此,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遏制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突出和建设用地粗放浪费共存的局面,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目标,迫切需要以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来破解,任务十分艰巨。
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利益来说,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有了土地,心里踏实,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一旦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就业问题又没有解决,就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一段时间,不少地方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行为呈现蔓延上升之势,有限 的耕地受到侵呑。于是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要求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中央制定确保十八亿亩耕地不减少的“红线”,其良苦用心也就在此。
这次农村改革的核心——农地改革在宅基地流转领域得以突破,即放开宅基地流转的界限,显然来得恰到时候,这也能有效解决大规模圈地的情况,阻止地方随心所欲地圈地。所谓宅基地流转或叫置换,是指将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起来,搬入新建多层或规划合理的住宅中,腾出来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投入其它用途,包括复耕、工业用地。复耕,当然是更为艰难的工作,但这却能为保住有限的耕地开辟另一条道路。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应该主要由谁来管?今年三月以来,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向各省(区、市)政府联合下发了《二○○七年度省级政府耕地�;ぴ鹑文勘曷男星榭黾觳楣ぷ鞣桨浮�,明确今年的耕地�;つ勘昕己斯ぷ饔筛魇〖墩圆楹腿烤肿橹椴樽槌�。也就是说,省级政府要负主要责任。据悉,抽查工作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为依据,以核查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为重点,全面评估省级政府落实耕地�;ぴ鹑文勘曷男星榭�。
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省份,向省级政府反馈抽查情况,明确各省存在的问题、应该整改的问题和国务院三部局跟踪督办落实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责令限期纠正;对抽查发现的违法案件及责任人,要按照程序,提出建议,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查处的要查处。
为了国家的安全安定,为了农民的生计和永续发展,中国必须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退让,各地特别是省级政府应该主动负责。那种放任自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的情况必须遏止。
【编辑:刘雨生】
相 关 报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