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三日电 (刘文超 郭义闯)打开车载电脑、接通网络、点击工程机械维修信息系统……春节刚过,第二炮兵某技术总队工程师李国顺带领抢修组对国防施工一线机械设备进行巡修时,通过借助机械抢修车上的电脑网络,将一台突然抛锚的新型挖掘机故障数据输入装备维修信息系统后,很快查出了六条类似故障现象分析报告及十五种维修方案。随即,他带领其他两名抢修成员,根据系统显示的维修方案“对症下药”,仅用六分钟便找到了“病根”,并经过短短的三十分钟抢修,便使这台挖掘机“起死回生”。
“这要归功于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网络信息平台。”据该总队装备部长王启成介绍,近年来,他们根据部队分散流动施工,点多面广,装备维修保养难度大的实际,在对装备抢修机械工具不断更新的同时,先后研发了工程机械维修信息系统、远程诊断等软件,并将维修保障各类信息建成综合数据库,成功实现了技术资源的实时查询、维修信息的快速传递、机械故障的远程诊断和抢修现场的“可视”操作,必要时还能随时寻求专家实施远程技术支援,极大地提高了维修保障效益。
某工区一台“趴窝”的新式吊车由于结构复杂,且是抢修组第一次碰到,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尽管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将故障排除。李国顺工程师决定打开车载远程网络支援系统,向千里之外的营区专家求助。接通网络、登陆部队局域网……几分钟后李工程师便与远在营区的技术专家取得了联系,并把故障部位、故障现象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信息传输给专家组。营区的几名机械专家根据一线传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会诊,十分钟内就制定了科学的抢修方案,并传了回去。为了确保抢修一次成功,专家组还通过网络的多媒体视讯功能指挥抢修人员进行操作,吊车故障很快便被排除了。
李国顺说,以前每次巡修,虽然这工具那工具、这资料那资料大包小包带一堆,但遇到具体问题时,束手无策的尴尬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但这次巡修中维修人员、携带工具、所带资料和以往比较都是最少的,抢修效率却一点也不差。
先进的技术成果,使抢修组千里巡修中“过关斩将”,短短一周时间就成功抢修了十多台因故障无法正常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