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在开幕式后合影留念。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
图为“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在开幕式后合影留念。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
中新社北京十月九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研讨会”九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东亚峰会成员国的高级官员、东盟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代表、科学家逾百人与会。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致开幕词,并就气候变化适应问题提出四项主张。
万钢说,中国政府愿意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包括东亚峰会成员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气候变化适应工作。为此,他提出如下四点主张。
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为共同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发挥主导与核心作用。
二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高适应能力。各国应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将适应问题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更加重视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力同步提高。
三是平衡推进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今明两年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关键年份,应该共同努力,使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问题以及资金和技术问题,在明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得到充分的重视。另外,应尽快启动议定书的适应基金,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开放。应更加完善全球环境基金和清洁发展机制的运作,使发展中国家更易受益。
四是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适应能力。国际社会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检测、以及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合作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气候变化与减灾的科技创新,还应积极探讨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技术转让和共享,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环境友好型技术。
“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研讨会”为期两天,由中国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主办,主要内容包括部长级圆桌会议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共性问题”、“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三个专题研讨会。(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