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主编的首部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昨天发布,该书指出,目前政府改革创新主要有四大障碍。
和谐不简单等同于“稳定”
首先,各级政府官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路径还没有明确认识。比如,有的把和谐简单地等同于“稳定”,采用传统的手段措施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消除不同意见及声音,压制而不是疏导社会矛盾;有的把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简单地理解为扩大政府权力,加强社会管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排挤市场和公民社会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中的作用。这些错误、片面或扭曲的理解说明,要把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共识转化为公共政策,必须推动政府观念的改变。
部门利益遏制公共利益实现
其次,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形成和巩固影响政府内部的和谐,遏制公共利益的实现。部门利益的典型表现是审批权和垄断经营权,个人利益的典型表现是权钱交易,它们主要从三个方面遏制了公共利益的顺利实现:一是干扰了公共政策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政策的目标指向和资源的分配对象;二是限制了公共政策的执行,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作为执行政策的标准,造成政策无法落实或者某些有利于它们的效果被放大;三是破坏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总代表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整体行动,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蔓延成了社会差距拉大的一个因素,激化了社会不公平感和阶层之间对立的情绪。
公共服务机制建设滞后
第三,公共服务机制和配套机制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好投入与增加投入同样重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机制。在相关机制建立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顾客导向,要根据社会公众的要求提供他们最为普遍需要的公共产品;二是公平,要保证所有应该享受某种公共产品的对象都能获得这种产品;三是责任,要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来监督公共服务机制的运作。
部分官员过于求稳贻误时机
第四,一些官员的意识和能力还难与政府职能的转化相适应。目前,部分官员在意识和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对公众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二是缺乏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三是缺乏开拓新领域、发挥新作用的勇气和能力。一些官员或者囿于知识的限制,或者害怕出错,抱残守缺,过于求稳,结果贻误了改革和发展的时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