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8日电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欧永生在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撰文剖析“福利腐败”现象。文章指出,资源配置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机制、垄断行业内部潜规则的泛滥、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造成福利腐败产生的三大根本原因,要铲除福利腐败,必须从根子上打破行业垄断。
福利腐败的根源:员工特殊待遇在于行业垄断
文章指出,所谓福利腐败其实反映了转型时期的普遍性问题,即通过公权力而形成的行业垄断企业内部的员工特殊待遇,与市场化理念之下的参与主体平等地位之间的矛盾。
造成福利腐败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配置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机制,所以自然就会形成所谓的垄断或特殊部门的特殊利益。二是内部潜规则的泛滥。在垄断行业出现的福利腐败现象,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存在,虽然福利腐败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破坏谁都看得见,而被忽视的是福利腐败的高传染性。只要有福利腐败存在,任何掌握公共资源的行业或部门,就必然会跟进模仿并竞相攀比,从而进一步加剧福利腐败泛滥。三是对垄断行业的管理缺乏法律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遏制福利腐败关键是引入竞争
文章指出,铲除福利腐败,必须从根子上打破行业垄断。企业只有面临市场压力,才会主动去控制成本,才会有自发消除福利腐败动力。
遏制福利腐败根本上还是在于引入竞争。对于行政垄断当然必须破除,对于市场形成的垄断必须限制,即便是对于自然垄断行业(譬如城市供水等),也还是可以进行经营者竞争的。惟有竞争,方能有硬性的成本收益核算。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其科学经营和民主管理,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上放松管制、引入竞争,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的基本潮流,也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有关垄断行业,适度建立起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一些盈利性的运输、通信、能源等垄断行业,应根据条件成熟程度,逐步取消体制障碍和人为限制,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促进有效竞争。
文章认为,对于政府直接投资生产的公共物品,例如水、电、石油等国家战略物资,公交、地铁、铁路公共设施,应该加强监管,防止行业暴利危害百姓利益。要建立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实行规范的听证制度和审计制度;要公开生产成本,垄断企业不能以原料涨价作为生产成本提高和产品涨价的理由,“控制了高福利,成本也就降下来了”。同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垄断行业的监管纳入法制化轨道。
此为,文章还指出社会应该形成“垄断福利即腐败”的舆论环境。治理福利腐败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垄断福利已成为一些垄断性行业中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的现象,因此,尽快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很有必要,这是根除福利腐败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