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银发经济“最后一公里”
探访|银发经济“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下的“银发经济”,正在给出新命题。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到,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将老年教育纳入终生教育体系、实施“智慧助老”行动等内容。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一揽子举措。
事实上,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自2000年以来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涉及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科技创新、文化产品服务、金融支持、优化计生政策等。在亟待破题的老龄化之下,养老产业渐成蓝海。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国内养老市场规?;蚪黄?0万亿元,2030年达到22.3万亿元。
根据《意见》,在养老所涵盖的多种形式里,“居家养老”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基础形式的使命,与此同时,家门口的社区养老也将被作为未来的重要补充。
在这背后,国内居家、社区养老现状如何?政府、企业各自扮演哪种角色?能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能为养老的“最后一公里”做点什么?
银发族“居家”不易
“一日三餐都是问题”
最近每到临近午餐时间,27岁的白领林美丽(化名)在工作的间隙,通过手机下单了第二天的外卖,备注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p>
这份外卖是点给她在桂林老家的姥姥、姥爷,每个月的预算有1000元,“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p>
姥爷所在的养老社区其实也有食堂,但并不送餐上门,对于80岁的姥爷来说,每次往返食堂花费近一小时去吃顿饭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之前上下楼梯摔过一次,姥姥胸骨摔碎了,呼吸都痛,养了一个月”,林美丽说。外卖成为了一个不算理想却也“只能如此”的选择。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在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9073”的养老模式中规划,未来养老结构为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护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然而,根据2020年9月民政部对养老政策建议的回复,截至目前,我国超过99%的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区养老,仅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当前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于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有重要意义。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居家”而言,最平常的一日三餐是首要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民政局曾经针对老年助餐需求所做的一项专门调查显示,全市对助餐需求比较强烈的老年人群体主要集中在三类:高龄老年人,独居老年人,失能失智老年人。据统计,这三类老年人全市约80万人。
居住在朝阳区双井街道的张大爷,80岁却身体依旧健朗,用餐需求已经得到解决。张大爷告诉记者,自己一般早餐鸡蛋、牛奶和面包馒头就解决了。午餐和晚餐都凑合着来。在双井街道社区服务站开通助餐服务后,张大爷的午餐、晚餐得以解决?!八晔泊罅?,只能到驿站订饭吃,偶尔晚上自己做?!?/p>
记者在北京双井富力社区养老驿站看到,这里的助餐服务分别提供定点供餐和送餐服务。一份餐15元,能有两菜一汤。每天遇到实在是出门不方便的,需要花7元送餐费,就有工作人员送到家里。双井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四五十人长期在驿站订餐。而受限于工作人员数量,只有的确是无法出门的老人,才有工作人员提供送餐服务。
家政成为主要承载方
“上门服务已起步,陪同服务不完善”
居家养老需要解决的还不仅仅是三餐饭的问题。
基础的生活需求外,老年人还有陪同就诊、康复指导、健康管理等需求。这时候,各类上门服务就成了首要选择。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发现,当前,大小家政公司正在承载着居家养老市场的最大人力需求。
“真正独居在家的老人比较少,他们一般都有保姆陪着,没有保姆陪着的就会叫保洁或者小时工,有的保姆照顾老人一照顾就是很多年?!?/p>
12月13日,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井社区的养老驿站,也能为老人提供很多居家服务,周边通过驿站来预约保洁等上门服务的有五六百人。据记者观察,该驿站能够提供日托服务、上门短时照护、居家保洁和空调清洗等助洁服务、陪同就医或专业护理等助医服务。就连日常接送、适老化改造、医疗护理器械租赁、通下水道等服务也都在其中。
根据该街道公示的价目表,服务费基本上是按小时或按次数收费。比如陪同就医、上门助浴等,按照老人的自理能力划分级别,相应服务价格也各有不同,有的需求几十元就能解决,有的可能需要上百元或者几百元。
“我们跟家政公司有合作,老人找到我们,我们找家政去服务他们”,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养老驿站本身没有食堂,驿站的送餐服务也是由专门的送餐公司来提供。
如同双井社区服务驿站一样,提供上门服务的服务商,大多都是家政公司。在北京市96156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专门开启了网上商城,以及提供助老服务商的查询功能,其中分类为“养老机构”、“家政服务”、“生活服务”、“商场超市”、“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药医疗”几大专区。
在“养老机构”中,大部分的养老服务驿站都能够提供助洁、理发、修脚、陪同就诊服务。记者随机拨打了几个电话了解到,通过养老驿站预约上门服务后,最后来提供保洁、照料等服务的也是家政公司。
虽然居家服务需求正在被关注,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依然有一些老年人服务有待完善。北京大商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很多老人会带着养老助残卡去超市购物,但有的门店并不售卖老年纸尿裤等老年用品。
数字化:制造鸿沟,也填补鸿沟
“要教会老年人用智能手机”
人力无法充分满足的老年人生活中“最后一公里”需求,数字科技正在用各种方式填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专门针对老年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正在不断出现。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专门地针对老年人服务的小程序或者APP,或者是养老产业中,有企业开始提供数字化养老服务,但仍需完善。
记者看到,仅北京就有多款针对老年人服务的小程序。记者通过北京96156的电商平台查询到,有“金色家园”、“诚和敬”等小程序入口,可以让老年人购买到所需的护理用品、卧床辅具、代步工具等服务。
线上平台的初衷是解决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额外需求:使用线上工具的需求。
54岁的杨慧娟是家政公司阿姨到家的工作人员,目前正负责护理一位80多岁的人,平时的工作中负责照顾老人的一切生活起居事务: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提醒按时服药等。除了这些基础的生活服务,她需要去体会老人的心理需求,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您这么聪明,怎么可能学不会呢。手机的电源键在右侧,来,您按一下屏幕就亮了。我们再用手指划开屏幕,点开微信……”
老太太看见身边人都用智能手机打电话、视频,自己也很羡慕,为了教老人学习使用微信,杨慧娟专门手绘了一系列微信使用攻略图,把使用微信的每一个步骤用简单清晰的图表现出来,然后一遍一遍讲解和示范。
事实上,老年人的数字生活需求已经被一些机构和组织关注到。今年3月,蚂蚁集团发起了蓝马甲的专项行动,主要做老年人的数字助老教学和防骗知识普及。蓝马甲项目发起人、蚂蚁集团总监张建亚对记者表示,随着数字化技术加速覆盖医疗、养老、交通出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产品界面交互复杂、操作不友好,适老化产品改造缺乏专业人才,各种APP无障碍化普及率较低。更重要的是,对于智能手机,没人教学,功能不会用;老人遗忘曲线短,也缺少能随时咨询的人?!?/p>
张建亚对记者表示,目前蓝马甲主要是侧重两方面,一个是老年人使用手机、智能设备的需求,另外一个就是防骗,“老年人虽然不是被骗最多的群体,但老年人群体是被骗金额较大的群体?!?/p>
据了解蓝马甲在河南郑州专门推出过一款老人专用的健康码,在老人将健康码下载打印后,出示给工作人员来扫,以此减低老年人的操作难度。蚂蚁集团还升级了“蓝马甲”无障碍计划,在支付宝上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暖洋洋专线”,开放一键呼入直连人工的快速通道。
蓝马甲的创新之处,还在于“老人帮扶老人”。张建亚告诉记者,目前蓝马甲的志愿者、讲师也有很多都是老年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郑州的吕大爷,他特别热心,退休之后编了一个360页的册子教大家用手机,疫情期间还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大爷大妈们普及知识?!?/p>
目前,蓝马甲已经有服务社区讲座、驿站1对1答疑、沉浸式防骗展、数字生活体验点4大服务。成立至今,蓝马甲已累计走进40+城市,3200+社区,举办10000+场次驻点,服务超20万人次。
“明年,我们希望能有所下沉,一步步地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到三四五线城市、县域,满足更多老年朋友的需求?!闭沤ㄑ潜硎?。
产业观察 1
养老企业超33万家
社区养老在县域“推不动”?
如果说一些家政公司等上门服务机构主要为90%的老年人服务,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就主要服务着剩下的7%和3%。
12月13日午间,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养老驿站,听到106号床按下了呼叫铃,听到铃声后护老员迅速做出反应,赶去问询老人的需求。这里是一家刚刚建成不久的小型养老院,只能容纳40个老人,24小时能得到护理员照料,基础设施齐全。记者在这家养老驿站看到,老人们的房间里都使用的是老年设施,比如马桶边设置老年扶手、书桌上带着可以扶着的把手,床使用的是能够升降的医用床。
“我们服务的基本上都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两个人一个房间,一直都有护理员照料”,该驿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基本上还有生活能力的老人,都不会选择来养老院,“简单的生活没问题的话,来养老院的钱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p>
这样一家养老驿站虽然规模很小,但每个月仅床位费就要3500元起,加上餐费和护理费,有的每月费用最高能到1.3万元。
与高价的养老驿站不同,公立养老院有的能拿到政府补贴,价格相对较低。山东聊城莘县的岳庄今年70岁,已经在县城的养老院住了三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养老院生活还不错,同样是两个人一间房,每个月1600元。
这背后,是养老服务业、养老用品业、养老房地产、养老金融组成的庞大的银发经济产业。用企查查数据检索“养老”,能检索出33.6万家企业,检索“养老院”出现的企业有28750家。
从养老服务业看,机构养老的成熟度更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室副主任郑志刚对记者表示,跟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对比,机构养老发展历程较早,从我们的敬老院到后来各种各样的养老机构,例如养老院、养老公寓等等,目前我国的机构养老最为成熟。
“衡量一个养老机构运营能力高低的关键,主要是看它的数字化水平。一家养老机构能够具备数字化能力,前提是它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具备了数字化应用相关的人才、同时一般已经实现了连锁化经营?!?/p>
仅从北京市看,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76家,床位11万张。
企业也纷纷在养老产业发力。天鹅到家相关负责人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养老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从我们的角度预计,在未来的5~10年,老年护理这块需求会是一个快速的增长状态?!?/p>
对比一线城市的居家养老,乡镇、农村的养老需求更为迫切。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远超城镇,这表示我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要快于城镇,是人口老龄化大潮冲击的第一站。
“我们去下乡走访的过程当中,遇到的空巢老人情况不是很多,我们这些地方大部分是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或者分开和不同的子女住?!?/p>
席梓黛(化名)在云南某县城的民政单位工作,在脱贫攻坚之前,她所在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据她反映,农村主要采取的是居家养老模式。
对于偏远地区的养老环境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对记者表示,我国乡村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重于城镇。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加上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公共服务投入资金短缺、效益较低,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缺钱”是农村养老难的根源,健康支持是农村养老的难点。
席梓黛告诉记者,因为上级要求,自己所在的县城此前建设了一个中心敬老院,刚开始属于公立养老院,最初免费收治了三十多位特困老人、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
“后来改成公建民营的养老院,开始向社会招收老人,现在养老院总共有70位老人,具体付费养老人员多少还不清楚?!?/p>
“社区养老的日间照料中心在我们这些地方基本上是挂了一个空壳,因为社区养老需要有专业的志愿团队、专业的服务人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都需要配备齐全。在人员、编制、资金都不充足的情况下,社区养老的模式无法有效推动?!?/p>
产业观察 2
朝阳产业的利润率不高
养老院平均入住率不到50%
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银发经济“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最终还是会落地到养老产业来解决。
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6.5万亿,2021年养老市场规?;蚪黄?0万亿,预计2030年达到22.3万亿元。
郑志刚表示,加入到养老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提供的养老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很多上门服务越来越专业,比如上门助浴、居家医疗等。养老照护服务与餐饮、地产、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相融合,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养老行业做得好肯定是赚钱的,但是暴利谈不上,它的利润率普遍不高。养老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就机构养老的模式来看,往往是前期投入很大,回报周期很长,但是一旦管理体系搭建好了,服务质量有保证,客源稳定增长,长期收益一定可观”,郑志刚说。
然而在产业发展上,养老机构也面临诸多困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到访过的养老院有城市高端养老机构,也有乡镇敬老院、农村养老院等,有运营良好、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也有惨淡经营、入住率很低的养老机构。
“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普遍表层问题是入住率较低,平均入住率大致在50%,部分入住率不到40%,有的甚至不到20%?!?/p>
于建伟表示,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深层原因比较复杂,有的不做市场调查,盲目建院;有的选址不当,人不愿去;有的服务质量差,留不住人。入住率越低经济效益就越差,继而影响服务质量,更留不住老人,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安信证券今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占八成人数的中等收入水平老年人因不满足政府的最低保障无法入住公办养老院,又支付不起高昂的高级养老院费用,导致商业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高达46%。
那么,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
郑志刚表示,“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更积极地去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个更开放更公平的营商环境,让国企、民企、外资、内资能够公平竞争,从企业角度来看,作为市场的主体,他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商业模式,明确自己的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p>
B04-B05版采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云琦 赵方园 阎侠 席莉莉 实习生 张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