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は嘞蚨?/h1>
2021年06月12日 05:35 来源:经济日报参与互动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は嘞蚨?/p>
——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本报记者 曹红艳
近年来,全国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如何总结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如何实现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さ男步??如何把握“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点?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记者:我国生态环境?;と〉美沸猿删偷闹饕蛴心男??
李海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ぐ谠谥喂碚匾恢?。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し⑸死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ぬ峁┝烁咀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使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为我们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すぷ?,提供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强大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生态环境?;ぬ峁┝擞辛ΡU?。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不断加强生态环境?;ざゲ闵杓?;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激发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深入落实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熘贫?,以及不断强化基层环境监管职能等措施,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生态环境?;ぐ聪铝恕凹铀偌?。党的十九大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沽死短?、碧水、净土保卫战,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重点区域采暖季散煤替代、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臭氧浓度下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发展经济、?;せ肪?,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实践中,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ば步??
李海生:坚持从经济发展与环境?;ち礁龇矫嫱狈⒘?、相向而行,力争实现两者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首先是深刻认识生态环境?;ず途梅⒄沟谋缰ね骋还叵?。经济发展和环境?;さ哪康氖峭骋坏?,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两者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生态环境?;ぷ龅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经济发展就可持续,发展空间也更广阔;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能为生态环境?;ば薷刺峁┘崾滴镏时U?,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我们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与2016年相比,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GDP增长了2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60%,很好地证明了生态环境?;ず途梅⒄瓜喔ㄏ喑傻墓叵?。
其次是加快推动构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和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可或缺的路径。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环境?;?、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等方面着力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ね贫蒙缁岣咧柿糠⒄?。
再次是聚力打造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肪彻芾碇豢空窃对恫还坏?,需要实现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多元参与,形成生态环保统一战线。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以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绿色发展,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生活常态。十四亿人从温饱到小康,消费需求是巨大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十四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就可以少建110座百万级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燃煤1.6亿吨。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中央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李海生: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坚决”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巩固生态环境?;こ晒?,又将面临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兼顾推进协同治理,要深刻把握“科学治污”内涵,推动形成科学治污新格局,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的减排治污效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助力“三个系统”协同发展。生态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生态治理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以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这样才能顺应生态环保的内在规律。比如,臭氧的“病根”在于VOCs和氮氧化物,面源污染则在于农药和化肥,把握住这些关键点,污染防治攻坚战方能事半功倍。要协同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重点是要聚焦自然、生产、生活三个系统的协同,深入理解自然系统发展规律,守住自然系统生态安全边界,推动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促进生产系统的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生活系统的绿色模式,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
坚持协同治理,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质增效。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一场大仗,必须坚持协同治理?!笆奈濉笔逼?,要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性机遇,促进污染物和二氧化碳(CO2)协同治理,用科技创新支撑绿色标准体系建设、绿色工程体系建设。要统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做好横向上“区域—区域”“城市—城市”,纵向上“城市—区域—国家”的多尺度协同。同时,着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针对重大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多技术多产业跨界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形成支撑生态环境改善的整体合力。
围绕“五个科学”,为科学治污保驾护航??蒲е挝凼亲龅骄贾挝?、依法治污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一是围绕政策科学,要用科学数据和科研成果来支撑政策的制定,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减排效果,助力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围绕标准科学,要强化生态环境基准和标准研究,打造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科学标准体系。三是围绕管理科学,要支撑做好科学管理顶层设计,构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科技等手段的高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围绕技术科学,要加强“卡脖子”“颠覆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解决生态环保领域难题。五是围绕监督科学,要着力强化监督执法设备装备研究,提升生态环境监督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提高监督效率和力度。
【编辑:叶攀】
-
专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国内新闻精?。?/h4>
-
2024年06月24日 17:20:15
-
2024年06月24日 13:29:56
-
2024年06月24日 11:24:42
-
2024年06月24日 11:21:04
-
2024年06月24日 11:16:30
-
2024年06月24日 10:03:02
-
2024年06月24日 09:53:22
-
2024年06月24日 09:37:40
-
2024年06月23日 10:51:49
-
2024年06月22日 13:13:26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は嘞蚨?/p>
——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本报记者 曹红艳
近年来,全国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如何总结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如何实现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さ男步??如何把握“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点?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记者:我国生态环境?;と〉美沸猿删偷闹饕蛴心男??
李海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ぐ谠谥喂碚匾恢?。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し⑸死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ぬ峁┝烁咀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使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为我们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すぷ?,提供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强大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生态环境?;ぬ峁┝擞辛ΡU?。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不断加强生态环境?;ざゲ闵杓?;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激发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深入落实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熘贫?,以及不断强化基层环境监管职能等措施,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生态环境?;ぐ聪铝恕凹铀偌?。党的十九大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沽死短?、碧水、净土保卫战,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重点区域采暖季散煤替代、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臭氧浓度下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发展经济、?;せ肪?,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实践中,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ば步??
李海生:坚持从经济发展与环境?;ち礁龇矫嫱狈⒘?、相向而行,力争实现两者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首先是深刻认识生态环境?;ず途梅⒄沟谋缰ね骋还叵?。经济发展和环境?;さ哪康氖峭骋坏?,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两者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生态环境?;ぷ龅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经济发展就可持续,发展空间也更广阔;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能为生态环境?;ば薷刺峁┘崾滴镏时U?,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我们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与2016年相比,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GDP增长了2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60%,很好地证明了生态环境?;ず途梅⒄瓜喔ㄏ喑傻墓叵?。
其次是加快推动构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和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可或缺的路径。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环境?;?、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等方面着力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ね贫蒙缁岣咧柿糠⒄?。
再次是聚力打造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肪彻芾碇豢空窃对恫还坏?,需要实现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多元参与,形成生态环保统一战线。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以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绿色发展,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生活常态。十四亿人从温饱到小康,消费需求是巨大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十四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就可以少建110座百万级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燃煤1.6亿吨。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中央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李海生: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坚决”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巩固生态环境?;こ晒?,又将面临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兼顾推进协同治理,要深刻把握“科学治污”内涵,推动形成科学治污新格局,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的减排治污效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助力“三个系统”协同发展。生态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生态治理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以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这样才能顺应生态环保的内在规律。比如,臭氧的“病根”在于VOCs和氮氧化物,面源污染则在于农药和化肥,把握住这些关键点,污染防治攻坚战方能事半功倍。要协同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重点是要聚焦自然、生产、生活三个系统的协同,深入理解自然系统发展规律,守住自然系统生态安全边界,推动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促进生产系统的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生活系统的绿色模式,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
坚持协同治理,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质增效。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一场大仗,必须坚持协同治理?!笆奈濉笔逼?,要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性机遇,促进污染物和二氧化碳(CO2)协同治理,用科技创新支撑绿色标准体系建设、绿色工程体系建设。要统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做好横向上“区域—区域”“城市—城市”,纵向上“城市—区域—国家”的多尺度协同。同时,着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针对重大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多技术多产业跨界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形成支撑生态环境改善的整体合力。
围绕“五个科学”,为科学治污保驾护航??蒲е挝凼亲龅骄贾挝?、依法治污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一是围绕政策科学,要用科学数据和科研成果来支撑政策的制定,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减排效果,助力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围绕标准科学,要强化生态环境基准和标准研究,打造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科学标准体系。三是围绕管理科学,要支撑做好科学管理顶层设计,构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科技等手段的高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围绕技术科学,要加强“卡脖子”“颠覆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解决生态环保领域难题。五是围绕监督科学,要着力强化监督执法设备装备研究,提升生态环境监督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提高监督效率和力度。
- 专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