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房市和股市同时呈现亢奋状态。进入2007年,许多观点认为中国房地产即将步入下跌行情,而股市则似乎是黄金时代的开始。
2006年末,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提出的风险警示、前高盛公司经济学家谢国忠再次预期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产、一直领投资风气之先的浙江人开始实施卖房、买股票的行动,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件事的发生:房市即将走熊。
北京信号
2006年之前,上海一直是中国房地产的标杆城市,2006年之后,北京却悄然成为房价的领涨榜样。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06年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北京以10.7%的涨幅继续领涨全国,而且,这是2005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开始公布以来,北京房价连续上涨的第15个月。
另一方面,自2006年5月份“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以及随后北京市的一系列地产调控实施细则出台以来,北京房价每个月的涨幅都超过10%:6、7、8、9四个月房价同比分别上升了11.2%、11.1%、11.4%和10.3%。据统计,仅2006年下半年,北京房产涨幅就超过30%,全年涨幅则超过50%。12月中旬北京的冬季房展上,五环以内的楼盘单价几乎都在万元之上,完全是一副“越调控越上涨”的态势。北京之外,房价亦早成燎原之势,在一个个的大中小城市里,与北京相同的故事在同步上演。
之所以说北京房价已经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新的价格标杆,理由有三:一则北京是首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前几年上海房价暴涨未见各部委出招调控,2005年底之后北京房价一涨,“国六条”、“十五条”就接踵而致;其二,与其它地方闷头发财的开发商所不同的是,北京地产商“心怀天下”,做事高调,常出惊人之语,尤以潘石屹、任志强为甚,总是能引领舆论走向,一惊一咋之下,买房者难免追涨;其三,外地富翁进京购房带动的巨大购买力。
央行12月初发布的《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首次以专栏形式对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作出了预警:截至2005年末,我国16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0258亿元,占GDP比例已达10%,如此巨大规模的房地产贷款,与房价是否正常是直接相关的,一旦房价下跌,商业银行的贷款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另外,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中国的房屋贷款规模已居亚洲之首,甚至超过了日本。与央行温和的风险提示所不同的是,前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最近再次表示,在热钱涌入与地方政府推动两大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价格已经脱离其真实价值,未来2~3年将进入房地产业调整期,泡沫可能破灭。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