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扼住了中国军队的喉咙
中国远征军惨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中英战略矛盾,英方别有阴谋;二是中国迁就英美,放弃指挥权,蒋介石应负最大责任;三是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失职。至此,参加缅甸作战的盟军队伍,包括中国远征军三个军,英印缅三个师和五个独立旅,均遭到程度不同的失败。戴安澜这位抗日名将也撤退途中牺牲在缅甸的荒山野丛中。
1942年5月,第五军军长、后远征军副总司令杜聿明令各部向西北穿越山大林密、瘴疬横行的“野人山”返回云南。
担任前卫阻击的第96师很快便迷失方向,他们踩着野兽走过的小路在阴暗潮湿的大森林里走了整整十天,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直到半个多月后,一架路过的美军飞机偶然发现了他们。后来,这支部队在藏族向导的带领下翻过白马大雪山,经西藏边缘返回国内。
而被困野人山听天由命的杜聿明及其麾下约35000名中国官兵则遭遇到更大的考验。白天,饥肠辘辘的士兵在山沟和森林里寻找一切可以被称作食物的东西:野果、菌类、植物块茎、野芭蕉。人们捕杀飞鸟、青蛙、老鼠、蛇,掏蜂窝、蚂蚁窝,还有饿极的人吞食动物粪便。入夜,在动物出没的树林里,人们端着上膛的步枪,眼睛里闪动着野兽般的饿光,焦急地期待着猎物撞上枪口。
六月,当地人谈虎变色的雨季降临了。凶恶的疟蚊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向人类发起进攻,把病毒和疟原虫散播在他们的血液中。滂沱大雨使得山洪暴发,道路断绝。动物都躲起来,鸟兽绝迹,人们只好靠着剥树皮挖草根填塞肚皮,死亡和失踪人数直线上升。魔鬼慢慢扼住了中国人的喉咙,要把他们化为一摊血水。
一个短暂的晴天,一架执行任务的美军侦察机在丛林上空发现了烟火,那是一群中国士兵正在熏马蜂,于是,受尽磨难的人们绝处逢生。他们最终听从来自重庆的命令,顶着暴风雨踏上通往印度的苦难历程。
当最后一名东倒西歪的中国士兵在1942年8月的亚热带太阳照耀下走出丛林,历时半年的缅甸之战才以盟军免遭覆灭和千难万险的撤退终告成功而结束。陆续抵达印度的远征军番号计有军直属部队五个团和新22师,总人数不足一万。他们与先期到达的新38师一起改称中国驻印军,留在印度中北部的兰姆伽基地接受整训。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档案材料,中国远征军入缅兵员为10万人,伤亡总数达6万余人,其中有近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踪的。盟军伤亡及被俘约1.5万人。日本政府公布的盟军阵亡名单(含失踪)比较保守,为2431人。
战争更较量意志和精神
1943年10月,当时世界战场的形势是,战争的天平逐渐倾向同盟国一方。整训完毕的中国驻印军两个师乘着夜幕掩护,悄悄开出印度,向日军占领下的缅甸北部推进。中国士兵全副美式装备,头戴钢盔,脚蹬皮靴,身穿咔叽斜纹布军服,79步枪全都换成了汤姆式冲锋枪。这是一支装备精良面貌一新的大军。它们的番号是新38师和新22师。部队官兵在美国教官的严格训练下,重新学习未来丛林战的一切要领,并成百次地进行演练。在队伍中间,还夹杂着许多美国军人高大强壮的身影。从理论上讲,驻印军具备了能够从陆地上打败任何强敌的精神和物质条件,但战争不仅比较物质,更比较意志和精神。中国官兵现在缺少信心和胜利的鼓舞,失败的乌云使他们久久不能走出阴影。
按照总指挥部作战意图,孙立人率领新38师在前,廖耀湘新22师随后跟进。而盟军代号为“人猿泰山”的庞大战略计划是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的当年10月制订,旨在收复缅甸。其名源于一部风靡美国的传奇电影,讲述一个被黑猩猩抢走的小男孩如何在原始森林里成长为一名英雄的故事。这个代号意味着未来在缅甸进行的将是异常艰苦而漫长的原始丛林战争。
该计划包括两个规模宏大的战略设想:一、X军(中国驻印军)以收复缅甸北部为目的,与Y军(中国远征军)收复怒江西岸的战争同时进行,最终全面收复缅甸。二、随着X军推进,届时将有一支庞大的筑路兵团将一条柏油公路从印度的利多一直修到缅甸的密支那,最后接上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该公路全长700英里,途径许多高山大壑和原始森林。同时还将铺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从印度加尔各答直到中国昆明,预计总长度为2000英里。
这个计划的实现将打破日本对中国的全面封锁,把中国大后方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紧紧连接在一起。制定这个计划的着眼点出于对战争还将持续五年以上这一基本战略估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