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谈论中国电影无法避开“大片”的话题。
经过整整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由《英雄》发轫的中国商业“大片”创作,以《集结号》为标志开始进入成熟期,经过2006年的跟风沉迷,在2007年步入反思纠偏,到2008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态势——电影生产突破“大片思维”,在新的层次上重返文化创作的基本路径,产生了多部优秀作品。不难看出,2008年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尝试超越“大片情结”。
全方位表现出升级态势
经历了惊叹——批判——质疑——反思等几个阶段后,人们对“大片”的认识更加趋向理性与务实。
一方面,谁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以前难以想象的投入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制作一部电影,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在糟糕的口碑下,近年来生产的《英雄》、《无极》、《夜宴》等“大片”的票房,依然成为国产电影大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众多有追求的投资者、导演和演员也在为突破粗放型的“大片模式”而努力。
清华大学教授、电影评论家尹鸿直言,中国“大片”在最初的几年,为了吸引观众、减少投资风险,采用商业性的拼盘策略。于是几年来,在电影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割裂的创作倾向。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是大投资带来的一种“传染病”。
然而,尹鸿也指出,“大片”并不是灾难,而是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轨道的必然结果!按笃币膊荒苁堑缬暗奈ㄒ恍翁皇嵌嘌醋髦械氖谐≈鞯祭嘈。
在艺术创作方面,电影业呈现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产品格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电影市场,改变了从前依靠一两个导演和极少数“大片”挑大梁的状况。
仅今年年底到2009年初的贺岁档,观众在都市片《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艺术片《梅兰芳》、喜剧片《非诚勿扰》、功夫片《叶问》等众多可圈可点的作品中,体验着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
强调叙事能力与富有内涵的表演
“电影无论商业的还是艺术的,故事都是核心载体!币枞衔,在《集结号》之前,中国“大片”争相借鉴好莱坞一掷千金的大制作,却没有学到讲故事的大手笔。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在观影过程中迫切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场面,而是一个好的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说,值得赞赏的是,当观众开始疲于古装武侠、奇幻搞笑等“大片”套路的时候,一些承载更多文化内涵的艺术探索始终在进行着。
郑洞天认为,2005年的《千里走单骑》和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两部不容忽略的作品。而陈凯歌导演的文艺回归力作《梅兰芳》,依靠精良制作和稳健的宣传,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票房,被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称为“创造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艺术效果的三重丰收”。
电影电视评论家及剧作家赵葆华则称,多年来,中国式“大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口中的笑话,而《梅兰芳》关于人生命运的探讨,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尊严,改变了近年来国产“大片”倚重明星效应,过度强调包装,演员表演普遍肤浅、浮华的状况。
开启电影“小康时代”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大片”不再是国外进口电影的代名词,中国电影在投资和质量方面产生了飞跃,出现了大量货真价实的“大片”,开启了电影的“小康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8年的6年时间,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的共有15部,其总票房为25亿元;而1994年到2008年的14年间,进口影片票房过亿元的才11部,总票房为19亿元。预计2008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将达到9部之多。
迈入“小康时代”的不仅仅只有“大片”。2008年,国内电影市场中的中小成本电影也表现出了旺盛生命力:2008年初,王小帅的《左右》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十全九美》拿下近5000万元的骄人票房;《李米的猜想》赢得圈内圈外的交口称赞;《千钧一发》以朴实无华和直面现实成为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更不可忽视的是,2008年,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正步入佳境,不同类型的电影已经培育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并拥有了各自的代表作,这无疑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者:段菁菁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