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中新社发 刘怀君 摄
|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中新社发 刘怀君 摄
|
中新网7月25日电 香港《大公报》7月25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经济下滑风险加大》说,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从去年第4季度到今年第2季度,中国GDP增速依次为11.3%、10.6%和10.1%,依次回落0.7和0.5个百分点。虽然国家统计局认为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是平稳回落和结构调整中的回落,经济仍属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人们担忧当前的宏观经济正在面临较大的下滑风险和不确定性,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拐点。
文章摘录如下:
今年上半年经济的微观表现不容乐观,出口、工业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作为中国GDP中比重最大的工业,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双双出现下滑。工业生产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放缓的直接结果形成对经济发展产生向下的压力。工业增速放缓的原因,部分源于成本的提升,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7.3个百分点。
造成工业放缓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外需的减少。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从去年10月开始出现明显下滑,今年6月份已回落到17%。1-6月出口名义增长21.9%,但剔除价格指数后的实际增长速度仅为12%至14%左右,是中国本经济周期中的最低点。
在区域经济方面,东部地区沿海省市上半年工业和出口增速急速放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制造业企业因原材料升价,劳动力成本增加而经营困难,出口企业更因外贸紧缩政策的限制以及人民币快速升值而陷入困境,短期内将难以解决,东部地区沿海省市是全国经济的主力,其经济下滑趋势对全国经济有较大负面影响。
投资方面,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7.9%的物价上涨幅度,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之后,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增长速度反而是下降了大约7.5个百分点。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企业在去年下半年主要是进行短期的库存的数量调整,但到了今年初以后主要是投资型的长期调整。由于出口放慢,对投资有效需求下降,加上紧缩政策仍在坚持,所以今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下降。
中国经济仍是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当投资和出口同时增长放缓,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便大大增加。加上美国经济的衰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形成了中国经济下行的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更加明显,中国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和2009年将显著下降。
通胀方面,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在食品价格回落的带动下,从4月份到6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回落0.8个和0.6个百分点。这次物价指数下降和经济增速下滑,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主动下调的成效。下半年的通胀前景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洪涝灾害和电、油价格上调带动的物价上涨,可能使7月CPI涨幅出现反弹。现在通胀预期还比较强,下半年物价上涨翘尾因素较高,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大约1.8个百分点。因此下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通胀和就业两方面较大的压力,需要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平衡点。下一步的政策走势,应在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有保有压。部分的金融放松是必须的,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以及上调出口退税,同时外贸紧缩政策要暂停执行,人民币升值应放缓,使包括加工贸易在内的制造业在下半年保持一定的增速,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加就业。(余柏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