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9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近日刊登题为《中国股市飙升引发深层思考》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中国股市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上涨了近五倍。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即使目前的股市繁荣像大多数泡沫一样最终以悲剧收场,中国此番投资狂潮仍将会留下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的繁荣有助于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由市场推动的金融体系。
文章写到,从流光溢彩的上海到武汉等粗线条的工业重镇,数千万中国人正在将自己的大量储蓄转投股市。其结果是,中国突然之间具备了一个与其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的实力相匹配的股票市场。对于仅仅三年前还被认为无可救药的中国金融体系而言,这真可谓一个令人惊奇的命运大逆转。
文章称,中国沪、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已达3.7万亿美元,至少相当于中国的年国内生产总值,这种现象美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今年中国的股票成交量已经位居世界之首,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融资规模也大有在全球市场中拔得头筹之势。
文章指出,大量投资涌入股市正在产生一些可能意义深远的积极影响。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这是第一次出现了由民间投资而非政府资金在推动企业扩张的局面。这场投资热潮推动一批中国企业跻身于世界最有价值公司之列,其孕育出的金融服务业甚至使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保德信金融集团等外国企业也从中受益。
文章写到,在著名驻泰国基金经理麦嘉华的眼中,今天的中国看上去很像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他说,就像眼下中国投资者对本国经济充满信心一样,当年的美国经济,面对诸如无线电等科技进步以及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也是一片繁荣景象。当时的美国股市充满活力,因为国家的前景一片大好。
文章认为,大萧条是美国经济有史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但是股灾本身促使美国制定出基本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并因此使市场得到了加强,也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措施,后来出现的市场动荡所产生的破坏力才受到了限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和中国台湾也都曾经出现过经济和股市过热的局面。到了九十年代,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股市崩溃了。但如果没有伴随股灾而来的经济萧条,日本的状况或许会比实际情况要好一些。但是股灾之前几年的繁荣已经使日本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和最复杂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