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享受过2006年理财带来的惊喜,又因年终奖金、分红和投资收益使“钱袋子”渐鼓的市民,春节长假刚过,便将目光瞄准了理财市场。与前些年不同的是,狗年异军突起的基金、股市,一下子成为家庭理财追逐的热点。针对这一现象,银行理财专家指出,市民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时,要根据自身家庭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切忌盲目跟风。
理财市场蕴含风险
春节过后,基金再次火爆投资市场。农历猪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恰逢今年首只股票型基金——建信优化配置基金第一天申购日。由于这只基金“限量”发行,所以一上市就遭遇常州市民的抢购。建行、工行、中信银行的营业柜面上午起就陆续开始挂出“免战牌”。
2006年股市的火爆行情,直接带来的是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收益实现翻番,“基民”大赚特赚。其结果就是“基民”队伍的急剧壮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大量分流。轰动的财富效应,诱使更多的市民成为新“基民”,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在常州市场的轰动就是明证。
但常州工行的有关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去年股票型基金的高收益率是非常特殊的,在成熟稳定的证券市场中,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都存在亏损、负收益的风险。
事实如此。以基金为例,进入新年后其收益情况并没有像2006年那样大放异彩,抢人眼球。为控制市场过热局面,降低基金投资风险,证监会暂时停止了对股票型基金发行的审批。而且风险也是说来就来,今年前两个月,许多新“基民”都经历了高位被套教训。
高收益背后有高风险
去年以来,受股市持续火爆的影响,居民银行存款出现较大程度的分流,与全国形势一样,常州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同样出现了负增长。一些市民不仅将储蓄存款全部转投股市,而且不惜以贷款、房产抵押等方式负债投资。种种迹象显示,市民在对各类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有忽视风险的倾向。
理财专家指出,虽然目前股市火爆,但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股市再火也非人人赚钱。一般来说,低收益意味着低风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市民对于一些理财机构承诺的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追捧。此外,投资者青睐新基金的做法也没有合理的依据,也并不是十分明智的做法。数据和经验表明,那些业绩优异、稳定的老基金较新基金更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在牛市行情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基金净值的下跌往往是进行认购的时机。理财专家提醒说,春节后几个交易日的行情变化已经印证了股票市场震荡幅度将加大的说法,进入调整行情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投资者要把握好时机;在收益预期上,由于将很难再现2006年的辉煌,投资者要调低自己的收益预期。
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常州农行的理财规划师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去年理财产品高收益的一些因素今年已不复存在,市民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有清醒、合理的认识,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可以借助银行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家庭确定好不同投资方式的资金分配比例,并且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收入支出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现实生活中,许多市民在家庭理财过程中对风险认识不足,过多注重短期收益,缺乏长远规划。银行理财规划师指出,理性、成熟的理财方式是:先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并储备好未来3至6个月乃至一年内所需资金,然后将“闲钱”进行投资。
至于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力出发。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投资者,应避免从众心理购买风险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可以考虑风险较低的债券型或货币市场型基金。如果经济实力较弱的投资者,可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国债等。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倪霁 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