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有关人士称,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这意味着继本月上旬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后,中国试图将拉动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又一引擎。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刺激消费,首先要让老百姓手中有钱,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从统计数据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73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56元,同比增长18.3%?瓷先ニ坪跏歉霾淮淼氖帧H欢,统计数据只是个表象,居民的实际感受却又是另一回事。倘若在18.3%的工资涨幅中扣除物价涨幅,再将其具体到每个不同的个体,实际收入增加的应该只是少数。因而,这份刺激消费方案以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等增加居民收入的举措来拉动内需,对不少国民来说,当然是件好事。至少手中钱多了,腰包鼓起来了,消费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但现在的问题是能否保证增加的工资就一定能进入流通领域,转化为消费,否则给部分人哪怕是大范围的群体加工资,只会更加拉大贫富差距。数据显示,今年1~7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7%,远超2007年全年的16.8%,然而扣除物价涨幅实际增长只有14%。这个涨幅多少表明居民花钱的愿望并没有达到拉动内需的希望。以广东为例,前天,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数据,虽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减速,但居民存款却增长24.7%?梢钥闯,老百姓宁愿把钱存进银行,也不愿拿来消费。
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消费?或者说普通居民花钱的愿望为什么不强烈?这一方面与我们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消费习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们花钱时的安全感有关,而后者尤为重要。消费习惯可以慢慢改变,但要想增加消费时的安全感,就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做后盾。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让老百姓在消费时很难有安全感,钱都用来消费了,生病了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退休了又该怎么办?这些担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百姓消费的欲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年在全国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从明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对低收入群体建立长效补贴机制,这些保障性措施的出台既能解决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又能直接拉动消费,可以给扩大内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拿住房消费来说,老百姓不是不想买房,而是现在的房价仍然偏高。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廉租房,以合理的价位提供给国民,自然会拉动购房消费。同理,医疗、教育也是如此。因而,要防止增加的工资再转化成银行的储蓄,在提高工资之外,也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这样才能真正刺激消费。
当然,通过提高社会工资来扩大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也应注重公平。对于那些不能享受提高工资待遇的群体来说,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而不能把他们排除在政策的受益面之外。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