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乐观。 中新社发 吕建设 作
|
中新网2月21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据分析,雪灾对经济的冲击在短期内较大,但从全年来看,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并不大,也不会真正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文章中,从经济的基本面来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雪灾对经济的冲击在短期内较大,但从全年来看,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并不大,也不会真正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动力。
支持这一判断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雪灾发生的1、2月期间节假日较为集中,为传统淡季,企业生产活动本来就不太密集。从往年的数据来看,1、2月份的数据在全年度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雪灾造成的生产损失较为有限;二是受灾后重建拉动,投资需求将会保持增长;三是对于农业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蔬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的影响,而对于越冬作物如粮食等影响不大。因此,从全年来看,雪灾的影响是有限的。
文中指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认为,当冰雪消融、大地复苏之后,中国经济内在的生长力量将勃发出来,特别是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灾后恢复能力及体制修复能力都非常之强,雪灾不会对其产生本质性影响。因此,在他看来,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悲观,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是健康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场雪灾,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中国经济的免疫力,使机体运行更趋健康”。
针对外部考验,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经济的抵御能力已今非昔比:“首先,国家债务水平为发展中国国家最低,仅占GDP的18%;其次,国家外汇储备丰厚,可能满足15个月的进口需求,足以抗衡外来冲击”;瑞士银行亚洲研究部主管浦永灏认为“中国外贸增长中只有20%来自美国,即使美国出事,只要欧元区保持稳定,对中国的影响未必太大”。
研究者们都认为,雪灾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同时,今年又面临着政府换届、奥运会举行、改革开放30周年等诸多契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很强,经济过热和通胀的风险仍然不减,因此,宏观调控“从紧”基调将保持不变。
文中还提到,韩保江提醒调控部门应密切关注灾后重建可能带来通胀和过热反弹:雪灾毁坏了一些基础设施,特别是煤电油运等基础设备,灾后重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全国经济,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两点:一是“搭车”出现的新一轮投资过热反弹;二是需求增加可能再次拉高基础材料特别是钢铁、水泥、建筑材料价格,调控部门要及早准备。所以在韩保江看来,雪灾还可能继续催化今年的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压力,“双压力之下,今年‘两防’难度将更大”。
张立群则认为,灾后重建对于投资热的推动有限,因为灾后重建主要是恢复性建设,而非新建、扩建,其指向性很强。只需在政策上准确把握,控制好其时效性和范围,并有具体的明确指向,就可以控制投资反弹。(袁元)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