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在奥运会之后急剧放缓的担忧不断增加。许多奥运会举办国似乎都经历过这一综合症。鉴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巨大,我们估计中国应该不会受到这种“奥运效应”的重创。
从理论上来讲,奥运会应该会对主办国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自1964年以来的11届奥运会中,其中有八届经历了显示出“奥运效应”。一般而言,在举办奥运会之前的几年里,奥运主办国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场馆施投资,因此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奥运会当年,居民消费和旅游都会有明显上升,因此也会拉动经济增长。但这些暂时性的益处应该会在奥运会之后消失(除了旅游收入可能会因奥运会的品牌效应而在奥运会后继续存在外),因此主办国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在奥运会后有所放缓。
为准确衡量“奥运效应”,我们对过去11届奥运会的经济影响作了一些统计分析,结果并不能从统计意义上来确定“奥运效应”的存在。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样本较小而难以分辨出“奥运效应”外,也可能是因为奥运会对各主办国的影响会因主办国的经济体规模不同而各不相同。显然,奥运会对较小经济体的影响应该比较大经济体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中国与过去11届奥运会主办国相比,可以发现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08年奥运会时将仅次于美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的经济规模。因此,相对而言,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1个奥运会主办国中应该位于最小之列。
由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研究人员根据投入产出法进行的两份独立的研究报告发现,2008年奥运会将使北京的GDP增长率在2003-2008年间每年提高0.8-8.1个百分点。由于北京在中国的GDP中所占份额不到4%,因此我们估计,即使假设奥运会对中国其它地区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奥运会将使2008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仅提高0.2-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即便我们假设奥运会所带来的所有益处都将在2008年之后的几年里消失,那么实际GDP增长应该仅会放缓0.2-0.4个百分点。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衡量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002年,普华永道曾对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经济所带来的益处作了一个详细的评估。以此作为出发点,因为中国为举办奥运会可能需要比澳大利亚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假设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益处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经济所带来益处的两倍,这意味着北京奥运会将使中国2008年的GDP增长仅提高0.5个百分点,与我们前面的估计相类似。
显然,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与中国超过10%的GDP增长率相比,奥运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意义上讲,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也不会因奥运会的结束而出现大幅度下滑。如果出现大幅度下滑的话,那肯定也是由于其他原因所引致的。(作者孙明春 系雷曼兄弟公司高级中国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