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3日电 中国证券报今刊载评论文章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但是,对市场最为关心的发行对象、方式、节奏、风险等问题,相关人士却始终没有作出明确说明。这种政策上的模糊,让资本市场陷入猜测和传言之中。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特别国债发行前的一个多月,尚未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就已经用30亿美元入股具有高风险性的黑石集团,更使市场对特别国债资金的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即将管理的是巨额国家财富,要用好这笔钱,使之获得高于外汇储备的收益,既需要高超的投资技巧,更需要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过去,由于内控机制薄弱,我们在海外投资上屡吃大亏,像中航油事件、国储铜事件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今天,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绝对不应重蹈覆辙。入股黑石也许是一笔好买卖,但是,这一投资是依据何种制度进行、受何种风险评估机制管控也是同样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的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可能带来的好处,更要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未雨绸缪,这样于国于民都有利。
发行特别国债目的是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国家外汇储备收益,使宏观经济更稳定、更高效地运行,那么就应该有通盘的考虑,全面的风险评估,坚持制度建设先行,避免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