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可是一说找徒弟,杨福喜是愁得寝食难安,因为他心里对自己要招的徒弟可是有很高标准的。
同期:我跟很多朋友都讲过,你要想学这门手艺,你就有出嫁当和尚的心才行,好比我拿过一把弓来,我都不用看,我就用手一摸,我就知道我这弓是在我什么样心情下做好的这把弓,都有关系,摸都摸得出来,这蒙不人的,说你信心浮气躁做出来那弓,和那个心里特别平稳,特别安逸那时候做出来的弓就是不一样,这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收徒的风声传出去,自己找上门的少说也有百十来号人了,不光大学生,硕士生也有,可还真没一个他看上眼的。不过这次面对这一前一后上门来的山东大汉和四川小伙,杨福喜有点犯嘀咕了,这徒弟是收还是不收呢?广告之后接着聊。
主持人:话说北京聚元号弓箭铺的掌门人杨福喜有意招徒弟,上门来了百十来号人他还都没看上,这天有个山东大汉和四川小伙冒冒失失闯进来,这杨福喜倒有点动心思了。尤其这位山东大汉,其实他已不是第一次登门了。
解说:山东人汉第一次来到聚元号,还是在2005年的冬天,也是提着行李,拎着煎饼,只不过一开口就吃了老杨的闭门羹。
同期:杨福喜
一聊天,就说36岁了,我说三十不学艺。手艺人都是打出来的,你三十不学艺,好比说你岁数太大了的话,你做得对与不对的话,我师傅没法说,因为你不是小孩,到时候我说深了你脸上挂不住,我说浅了你不记着。
主持人:虽说杨福喜是四十岁才学的艺,但那是跟自己父亲学的,而且小时候也没少耳濡目染。现在杨掌门收的可是外姓徒弟,就得按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来,三十不学艺,这山东大汉的第一次拜师就这么被拒绝了。但是没想到,不到半年,这山东人又第二次拜到了杨掌门门前。
解说:这是2006年的夏天。一看山东大汉又来了,杨福喜心中一喜,看来这人还有点诚意,那接下来,咱就考考他。
同期:我说这个刨子不快了,钝了,其实也不钝,我就想成心试试他,我说你把这刨刃磨磨吧.给他油石和磨刀石两块石头,一般做过活的人都知道,磨那刨刃一定要先用油石磨,完了再用细石头再背,那油石他根本就没用,拿过那磨刀石就跟我那啃上了,啃了半个钟头,这个刨刃都给我磨圆了,没法使了,我说首先你使家伙不能,我去给你拾掇家伙去。
解说:这关这可过不去了,年纪大,基本功又一点没有,从头教手艺这太费劲。杨福喜刚要摆摆手让走人,这山东大汉又拍胸脯了。
同期:决心挺大,他说回去先跟他二大爷先学基本功,二大爷是木工,我说那好,你先回去学吧。
主持人:这山东大汉还真有股子拧劲,真就回去学了半年木工,又提着行李、拎着煎饼来了,第三次登门拜师。杨福喜的态度开始松动了:行啊,有志者事竟成啊,那就再试试吧!这山东大汉是乐了,可杨福喜一看,旁边还站一苦瓜脸呢,这四川小伙也是一副不拜师就不走的架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