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哪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可谓是中国经济的血压计,牵扯着投资者、消费者的心脏。今年以来,CPI不断走高,为此央行数次加息,意欲强行按下其高昂的头,CPI与加息间的PK,其走势颇具悬念。
CPI走高是大趋势
数年前,CPI门前冷落,除了经济学家,普通民众根本不关心这个陌生的数据。但从今年起,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和普通民众极高的关注度——无它,CPI上升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饮料涨价、猪肉涨价、粮油涨价。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国的CPI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不断上升。到今年7月份,CPI更是达到5.6,为近10年来的单月最高值,这引起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普遍担心。经济学家担心的是经济过热,而投资者则担心不断的加息影响股市、加高了理财门槛。
在经济学上,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根据7月份CPI达到5.6的指标看,“经济偏热”就成了共识。
相关专家认为,7月份CPI偏高有一定偶然因素。但排除7月份的偶然因素,今年我国CPI高企仍将成为一种趋势,根据专家估计,今年我国全年的CPI可能会高于4%。
实际CPI可能更高
耐人寻味的是,普通民众实际感受到的物价升高的情况,明显高于CPI数据。
据了解,中国的CPI权数是根据1993年时的情况确定的,那时无论是居民消费品的丰富性还是居民的消费生活水平,都与现在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据了解,中国CPI指数八大类体系中,其类别权重为: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交通和通信10%,衣着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而2006年1月美国的CPI权数是这样构成的:居住类(包括住宅建筑、燃料和公用设施、家具与房屋维修)权重为42.1%、食品与饮料为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与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等。从中可以看到,在其居民居住类消费权重最大,超过了四成;其次才是交通运输、食品和饮料。这三者所占比重达到了74%以上。
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居住类权重在我国CPI中明显偏低。居住、交通通信、食品共占了57%,从比例上讲也很低。而衣食住行,恰恰是普通民众开支最多的地方。因此,一些专家指出,如果算上房价因素,如果调整权重,我国实际的CPI可能更高。
再加两次息 仍为负利率
CPI偏高对民众而言,有两个负作用。一是飞升的物价使我们的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二是CPI高过银行存款利息,进入负利率时代,将使货币越发贬值。
据了解,关于真实利率的一个简单计算公式为: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7月20日加息后,现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3%,扣除自8月15日开始执行的5%的利息税,实际名义利率为3.16%。因此,目前的真实利率水平约为-2.44%(3.16%-5.6%)。
长期的负利率,不利于金融秩序稳定。因此,当CPI高企时,各国央行都会选择加息来调控。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的三次加息,都与CPI不断走高有关。根据7月份的CPI数据,一些金融专家预测,央行可能会再次加息。
但把扭转负利率的希望寄托于央行调息,并不现实。
我国从今年起,已加了三次息,每次提高的是27个基点。按照这一频率,如果下半年再加息两次,将提高54个基点。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将提升为3.87%,但这仍赶不上5%左右的通货膨胀速度。
业内人士计算,若要使实际利率转为正,央行下半年总计须加息167个基点。按照每次提升27个基点计,则至少需要连续提6次。但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一是太快加息,超过临界点后,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安全。二是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因此,展望今年,全年负利率基本已成趋势。
面对全年负利率这一现实,身处其中的消费者都想知道,如何才能克服通胀压力,使资金不被通胀慢慢吞噬?
答案只有两个字:投资
有些消费者不喜欢投资。一说到房子,就认为房价高,可能随时崩盘。一谈到股市,就认为是个赌场,担心一不小心就被庄家“黑了”。一说到期货,认为门槛太高、风险太大;一谈到外汇买卖,就认为那是国际生意,太伤脑筋。对此,理财专家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你可以什么投资也不做,但您却无法回避你手中的货币正在贬值的现实。为此,你必须投资,即便你不要求赚钱,但至少要使手中的钱跑平CPI,做到不亏本。
这个要求其实不算太高,至少在现行市场中就有几个最简单的投资手法。
第一,存银行是负利率,那您就去买目前沽值相对偏低的银行股。很多报告显示,房地产和金融,将是人民币对外升值最受益的两大板块。而各大银行股,基本上都是基金的重仓股。在银行股中投资一年,相信您的收益会超过CPI一年的增幅。但您得忍受可能被小幅套牢的烦闷,因为近期银行股涨幅偏大。
第二,买股票基金,相信一年下来其收益也能跑赢CPI指标。但基金也有风险,如果市场大幅调整,基金净值也会缩水。如果您是一个怕承担任何风险的人,那最好选择股市大盘回调时买进。
第三,买专门申购新股的基金,尽管收益比股票型基金略少,但几乎没什么风险。如果连这个基金也被套牢了,那二级市场的人都会被套得一塌糊涂了,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记者:李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