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
|
“中国脑库”盯住西部 2000年9月22日 07:50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一日电(记者王晓晖)今天,贵州毕节地委书记朱生亮带领大队人马来到被称为“中国脑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毕节要向专家们讨教西部开发和毕节发展的最佳路径,社科院要向西部提供智力支持,把学术变成生产力,双方一拍即合,所以,有了今天的西部开发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而此前不久,该院的诸多专家学者刚刚为青海格尔木做完发展规划的咨询和研究。 据朱生亮说,“老、少、边、穷”的毕节虽远在中国西南角的西北部,但还是受到了官方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怀。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也加入到向毕节输出智力的队伍中来。该院科研局副局长刘迎秋为毕节献计献策:毕节一要抓大,把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用足。与国家大计划相协调,发展大公路、大水电、大企业。二要抓小,以市场为导向在有特色的“小”上下工夫,“小”也能发财。 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耀由毕节进而谈到西部。他认为,在以集体就为特点的“苏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特点的“珠三角模式”和以民营经济为特点的“温州模式”中,后者对西部大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他说,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已不可能完全靠国家大规模的投入,而主要是依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特别是培育企业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比重高,受计划经济影响大,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加快西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外,关键要促使西部民营经济有一个大发展,尽快形成具有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微观基础。在这方面,温州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 毕节,人口六百多万,全区八市县中五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十二年前,“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十一年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点六倍,财政收入增加了三点七倍,贫困人口从四百万降到九十万。 |
|||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