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样板戏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它的人物,被那个时代定型,它的精髓和价值,实际上已经留在了过去那个时代
★ 文/黄艾禾
当年的8个样板戏之一,一部原本两小时的京剧《沙家浜》,最近被扩编成了30集的电视连续剧,据媒体报道,收视率很不错。媒体没有进一步说,看这部电视剧的人,究竟有多少是四十岁以上的,即当年听样板戏长大的一代人;又有多少,是二十岁的,看港台剧韩剧长大、对样板戏毫无所知的人。
这两代人看电视剧《沙家浜》,会有两种非常不同的视角:前者,带着一种重温、对比和怀旧的目光;而后者,就是看个新鲜了;蛘呖梢运,前者在看“门道”,后者在看“热闹”。
这部电视剧要想做到皆大欢喜,老少咸宜,哪个年龄层的人都觉得好看,很难。
从怀旧一代人的眼光,这剧显得有些“十三不靠”。它还在当年样板戏的框架之下,却又兑进了太多的水,为了扩充成30集添进那么多不咸不淡的故事和人。比如,原来戏中没有的土匪头目蒋福顺和他的一群土匪伙伴,不南不北的“北方籍战士”老马,还有莫名其妙爱耍小脾气的卫生员小凌……以及围绕他们派生出的情节。人们真正想看的,其实还是胡、刁、阿庆嫂斗法一场。这场戏,才是这部剧的精华。
京剧《沙家浜》在创作之初,曾经集中了当时中国的京剧文化界一批大腕,剧中几个主角都个性鲜明:胡传魁是个讲义气的草包;刁德一是个诡计多端的狐狸;而阿庆嫂,机智而有胆略,在江湖中八方应对,游刃有余 其实阿庆嫂的形象并不太像一个典型模子里的高大全形象;蛐碚蛉绱耍嗣窍舶,喜爱“智斗”这场戏。
样板戏在文革中经历过太多的显贵,在文革结束时,它又被人们嘲讽贬损,许多剧中台词成为了全社会的笑柄。但是随着文革结束后时光流逝,当年听样板戏长大的青年人步入中年,对于儿时的怀念慢慢成风,其中也包括样板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青春怀念。因为在那个年代,这一代人除了样板戏,再没有别的娱乐、别的文艺样式,样板戏几乎成为他们精神寄托的全部 如果几亿青年都能把八部戏整部整部背出来,你可以想象,样板戏对这一代人的精神浸透之深。所以这些在后来看着非!吧怠钡奶ù,却联系着一代人最浪漫最精力旺盛也最饥渴的岁月;蛐碚庖彩墙裉斐碌烂髡庖慌酥嘏摹渡臣忆骸返哪谠诙。
但是,应该说,与样板戏联在一起的,还有那个时代的精神桎梏。在那个年代,所有人都只能看8部戏,而且,所有的角色,只被分为简单的几类人:高大全的正面人物,成为榜样;思想相对落后的中间人物,是争取与改造的对象;还有委琐的反面人物,应坚决消灭之。每部戏中,都是左、中、右,敌、我、友,几种类型进行塑造,当然故事、台词、造型和动作都变得越来越僵化,最终难免走到极端。
在这样基础上的样板戏,对于今天的改编,存在着巨大的两难:这些人物,已经在老一代人脑海中定了型,把他们做大的改变,怀旧的人不答应。前年有电视剧编导改编《智取威虎山》,把杨子荣从打虎上山的英雄改成匪里匪气的兵痞模样 或许这样改更符合历史真实,但观众大都批评该戏是“戏说”,不予接受。此次《沙家浜》,基本承袭“正说”,只不过许晴的阿庆嫂,多了些妖娆而少了些历练。再看其他人,观众们一眼就能辨出好坏忠奸 匪兵个个歪眉斜眼,新四军个个正气凛然,而可以争取的土匪们,则打扮得在两者之间。那个刁小三,尤其不像个好东西,用半边头发遮住脸那么难看的造型,只能是个戏剧里的丑角。最终,新四军大获全胜,众匪徒束手就歼。
这样的剧,当然很难让新的一代人衷心喜欢。一位出生于80年代的人曾对我说,认真看了几部当年样板戏,他只能用哪部更“搞笑”来评价:他认为最搞笑的,是《海港》和《智取威虎山》。虽然,电视剧《沙家浜》比京剧《沙家浜》,在克服程式化上做了很大努力,但和今天诸多战争题材影视剧相比,又差得太远。如果论人情世态,又远远比不上韩剧港台剧。想让今天这一代人接受这样的“改编样板戏”,似乎比让上一代人不挑剔它们,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