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载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经过去年以来一年多的调控,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仍存在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之所以这样,原因在于调控没有抓住“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住房”这一关节点。而本次“国六条”中对这一点的强调,可谓切中要害。
包宗华指出,2005年中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这些年来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
文章指出,经过宏观调控,2005年完成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完成住宅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9%;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占住房总投资的5.5%,比去年同期下降6.8%:全国平均房价比去年同期增长7.1%。
对于以上统计数据,主要有两种评价:一是,经过近一年来的宏观调控,除经济适用住房外,其他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房地产市场走势平稳,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效果;另一种是,五大突出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有些城市的房价又出现高于10%的增幅,调控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总的看,之所以出现“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等问题,在于调控没有紧盯问题的关键:即在住房分类供应制度的指导下,建设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小户型、低造价住宅。去年经济适用住房的负增长和今春一些城市房价的快速增长就是有力的证明。而刚公布的“国六条”的第一条即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正是在抓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关键。
文章强调,如果今后通过几年或者10年的努力,中国各个城市年建设经政府调控的小户型、低造价住宅量达到住宅建设总量的60%,会取得以下五条显著成效:
一是,可以有效地、相当彻底地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能够较好地解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难问题,再不会出现建设几百套经济适用住房就有上万人排队的尴尬局面;三是,在同等容积率下,一套150平方米的住宅与75平方米的住宅相比,能耗和占地均在1倍以上,大比重地建设小户型住宅是最大的节能省地措施;四是,小户型、低造价住房大量上市后,占居民总数80%以上的中低收入者有能力进入住房市场,从而更好地促进住房市场繁荣和形成可持续的消费热点;五是,可以有力地抑制住房投机和房地产企业获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