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原定于本周三(24日)下午3点进行的南沙滩东路3号地块竞拍被北京土地储备中心临时宣布取消,这是北京土地供应进入“招拍挂”以来首次暂停竞拍。在一片调控声浪之下,土地价格的飞速上涨,已经给了主管部门相当大的压力。
拍卖突告取消
5月24日下午,是南沙滩3号地块现场竞拍的既定时间。下午3点,意向参与竞拍的十多家开发商聚集在北京国土局2楼土地拍卖大厅,然而直到3点半,仍未见负责拍卖的土地储备中心工作人员发号。
3点40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工作人员进场宣布,下午竞拍取消;而20分钟前北京国土局已经召集开发商开会商议取消事宜,主管方未对取消原因作出说明,再次拍卖时间将另行通知,大部分开发商、公证员、工作人员快速离开现场。
据了解,南沙滩东路地块创下了一个竞拍涨幅的新纪录。位于朝阳区北四环的南沙滩东路地块具备奥运概念,土地面积5319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5300平方米,其中居住面积 100500 平方米。
在现场竞拍前,书面竞价已经达到14次,原本在3.2万元的底价,已经被最后一次竞价的华远集团抬高至5亿元,尚未进入现场拍卖,涨幅已经超过56%。一位在现场的人士预计,如果拍卖最后价格可能达到7亿~8亿元,价格至少翻一倍以上。
负责拍卖的北京土地储备中心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取消拍卖的原因不方便解释,主管部门正在就此事开会,再次拍卖应该很快就会进行。
对于“招拍挂”以来首次发生的“流产”事件,同在现场的家春秋置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岚分析认为,取消拍卖背后原因很深。地价飞速上涨会给市场带来房价也会上涨的信号,“停拍前华远已经出价5亿元,地价这么高房价肯定下不来”,这显然与最近的新一轮调控精神相违背,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国土局压力很大。
北京京汉集团董事长田汉则认为,近年来,随着“8·31”后,土地“招拍挂”方式的推行,房价累计总涨幅约在60%,相形之下,地价上涨幅度最少是翻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地价涨两三倍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说这样的地价不决定房价,是不现实的。
供地方式之争
地价的快速上涨,显然已经引起了主管部门的不安,尤其在“国六条”出台不久,各部委、各地方均在加紧出台实行细则的关键时期。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市场高速发展,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开发商的必争环节,尤其是一些理想地块,很容易因竞争形成天价,而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有利控制地价节节攀升,成为主管部门头痛的课题。
事实上,2004年8月31日后,各地也在尝试限制土地价格的做法。在上海,曾经对土地的底价和最高价作出限定,由于地价的上下限事前保密,不少超过上限和不到底线的开发商因此被迫出局,效果不甚理想。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土地一旦进入公开的拍卖、竞价阶段,主管部门将很难控制最终的涨幅,只要是这种供地方式,不管如何协调都会造成地价的上升。
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其他方式来保证供应的机构,北京市国土局局长安家盛日前也公开表示,拟推出一部分低价土地,通过招标等手段形成低端商品房市场供应。
对此,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土地供应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完全由市场来运作,即通过竞价手段来实现土地价值;而对于中地端消费人群,这部分由政府职能来保障,对土地价格、房价、开发形式等给予明确规定,以此来保障中低端供应,至于市场的部分应交给市场自己决定。(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