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今日发布的二○○五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果良好。随着市场对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信心的不断增强和外汇市场体系的日臻完善,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主要表现在银行远期结售汇签约额由净结汇转变为净售汇;外汇流入速度有所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 年7 月21 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 美元兑8.11 元人民币。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有贬有升,弹性增强,反映了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
报告称,由于人民币汇率初始调整幅度和出台时机适当,从微观看,各类型进出口企业均较好的适应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宏观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表明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明显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应对改革及外部冲击的弹性。
报告还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逐步趋于平衡,但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大,累积时间长,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内外原因。此外,政策和体制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际收支顺差。譬如一直延续外汇短缺时期确立的外贸“奖出限入”、资金“宽进严出”和产业“填平补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国内资源价格未完全反映其稀缺程度,劳动保障和环境;ぶ贫炔唤∪隹谏唐芳鄹穸宰试、劳动和环境污染的补偿不足,客观上强化了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等。
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有一定的作用,但仅仅由汇率来承担调节国际收支的责任是不够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大国经济以内需为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对外经贸、资源价格、外汇管理、劳动保障、环境补偿等制度改革,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