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让福利院没有身份的孩子改姓党和国已有多年的历史。不过,大连市福利院准备打破此项规定,让百家姓成为孩子们的新姓氏。据称,用“国”、“党”作为孩子们的姓氏,是因为体现了政府对孩子们的关爱,但是,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党和国却使孩子们“标签化”,孩子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自卑。
大连福利院让孩子们改百家姓而不再姓“国”姓“党”,这将有利于孩子们减轻精神压力,是一种重视个性权利的人性化举措,是对孩子们姓名权的尊重。此举将使福利院出来的孩子在姓氏上回归文化传统,以避免不幸经历的印记随着姓氏跟随终身,造成不利的影响和人生阴影,更好地融入社会。
几十年来,无数不幸孩子被福利院及时救助、抚养,然后重新走向社会。这些孩子很多没有身份,福利院由此担负起给他们起姓名的任务,国和党就这样成了这些孩子的姓氏。人们广为熟知的是唐山大地震后,很多孩子找不到父母和身份,最终被送到儿童福利院,改姓党或国。这也是目前大多福利院的做法,像媒体披露的山东省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其收住的48名社会弃婴、孤残儿童,全部都姓党。
让福利院孩子的姓氏承载国家制度和体制温暖的社会内容,以及个人的社会感恩因素,并不符合我国姓氏文化传统!吧桓男,死不更名”,在我国,姓氏乃是来自父母不能改动的先天继承,连同名字,组成个体重要的文化生命。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中,每一种姓氏都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姓氏文化。对于不幸没有身份的福利院孩子来说,由于无法继承姓氏,福利院必须重新赋予。这时候,这种事关文化生命的大事就要慎重对待,应该尊重姓氏文化的传统,不把有关的社会内容和道德感恩因素放进孩子们的姓氏与名字组成的文化生命,损害个人姓氏文化传统的纯粹和名字的个性化。否则,当这些孩子长大离开福利院后,承载过多时代社会内容的姓氏或名字会显得非常另类和沉重,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不幸经历的标签和个人摆脱不了的文化胎记。
传统中,姓氏不能轻易改变;在今天,作为姓名权的一部分,个体有自我决定、更改姓氏的权利,现实中,更多的人尊重父母的姓氏遗传,不会行使姓氏更改权。作为福利院没有身份的孩子,他们无疑应该可以实现自我决定姓氏的权利。因此,我们的福利院机构应该清楚,他们只是暂时代理给孩子起姓名,真正的决定权还在那些孩子手中。然而,由于年龄太小,那些孩子并没有给自己赋姓取名的文化能力;而当他们具备此能力或感到福利院所赋姓氏的不便时,大多已经走上社会,再去换姓改名,就会造成个人交往、工作生活的诸多不便,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像多数人一样,福利院孩子的姓氏与名字也就从小确定,一生不变。
笔者因此建议,作为一项社会共同关注的福利事业,福利院在给没有身份的孩子赋姓取名的时候,可以邀请当地有关文史学者参与进来,给那些不幸的孩子赋予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姓氏和具有个性的好听名字来,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两个承载太多社会内容和个人不幸经历的姓氏,使纯粹的姓氏或名字沉重起来,以至成为人生某个阶段不幸的符号和标签。(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李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