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日电 据央视国际报道,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作客中国经济大讲堂谈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问题。他指出,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徐冠华说,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1世纪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三个重要的新的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二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都和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它就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
他指出,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日益普遍,但是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家间竞争的本质,而仅仅是改变了竞争的形式,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特别是通过对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占有,把这种竞争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发达国家通过在全世界吸引人才,控制知识产权来获得竞争优势,比如在全世界科技移民当中有40%被吸引到了美国,其中又有7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像一些产油国家;还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像一些拉美国家,再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把这些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有几个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明专利,占到世界总量的97%。同时这些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战国内生产宗旨的比重基本上都在2%以上。
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前所未有。
研究分析表明,如果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仍旧保持目前39%左右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投资率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的投资率可以保持到目前40%的高水平,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必须要达到60%,也就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20个百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二,资源环境的制约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的瓶颈约束。据统计,中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水资源仅仅是四分之一。另外一方面,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的粗放经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实践已经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国际的经验表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惟一可行的途径。
第三,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要确保国际安全和实现统一,维护国家的空间、海洋权益,以及面对各种公共安全和新的社会风险等等,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国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我们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