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网上把自己的那些好事坏事糗事都记录下来,使一个个日子有了心电图,原本灰头土脸的时光,有了光鲜的可能——我是说,博客,像一种油漆,可以镀亮每一个日子。如此一来,博客的好处是,隔了若干年后,你还可以回头看看某段岁月你都干了些什么,你对自己好像有了一个交待,也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吧——博客有点像一个人的“起居注”。我们与时光拔河,因为博客,而不再失忆。以前,老师曾谆谆教导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时真懒,现在回头看,年少的岁月,如同没有做完的作业,又好比一块抛荒的土地,让人不好意思回忆。
当然,我在网上遛弯之时所看到的博客日志,绝对是经过筛选的,哪些该彰,哪些该隐,这一点,博客们是深谙其道的。博客日志的这种春秋笔法,是有源头的,看看那些大师们的日记,又有几个是生活绝对的传真,有些日记我看着看着要笑起来,他们当初记述这些,似乎这就是为了死后公开发表,让儿孙们拿版税。
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罢谴ッ浇樵谛问缴系奶匦——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行为的历史行为功效。”博客的存在,正好可以使信息长了翅膀。从这一点来说,博客,功莫大焉,善莫大焉。由于种种原因,数千年来,不管出于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们所拥有的私人空间,个性化空间很小很小,而现在,博客的出现,却有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使你的灵魂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放沙发、茶几的客厅。对一部分人来说,混在博客也是很考验诚实与勇气的。你敢不敢把自己亮出来?如果亮了,你又能亮到几分?一个朋友说过的一句话,过目不忘:我们把自己的影子投影到网络上,所以博客。嬉吧笑吧怒吧骂吧,情绪得到了宣泄,于己,于社会,百利而无一害,在这一点上,博客,比居委会的老大妈还有效。当然,在博客坦荡,才可以赢得更多的掌声。
有一次查找一个资料,不经意闯进了一个朋友的博客,她述说了北京之行之所见。得出的结论是,有些人是永远不必见的,意思我明白,好在那一天,她见的人不止我一个,也就宽心了一些。如果她把这些小女人的感觉写在了带拉锁的日记里,我如何知晓?可见博客,也有出卖你的时候,由你的首席秘书,变为别人的私家侦探,会泄露你一些“情况”。
写到这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随便找一个日子,比如十一,把全中国这一天所有博客日志都罗列并整理出来,多有意思。你会看到一份多么平凡而又有个性的生活记录:中国(女)大学生一日,中学生一日,小学生一日,打工者一日,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其实,历史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一个叫布罗代尔的家伙,写了本很厚的书:《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实在了得,厉害就厉害在人家是用照相机一般的手法,记录了那个时代。而吾国最缺的就是这种以细胞的方式还原生活的书。
也许你会说,博客日志大多很琐碎,对,说得没错,琐碎,才是真实的生活。
【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