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正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校长们围绕时下大学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对话,其中一个对话的焦点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该如何面对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竞争。一些校长指出,“港校热”只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受国际化冲击的一次“热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今年高考,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热情高涨,引发了人们对“港校热”的热议。正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产生的生源之争也成为各大学“掌门人”的热议话题,由此衍生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高校前来争抢生源,我国内地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竞争?
港!捌狻贝蚱粕绰⒍
竞争有助于激发活力
“香港的高校到内地抢生源,您认为是在挖墙脚吗?”对于记者的发问,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笑言,“内地优秀学生很多,哪里能抢得完!”他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名额有限,更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北大、清华这样的内地名校,所以谈不上什么抢夺生源。到内地招生,主要是因为大学的发展需要不同地方的生源来活跃学校的风气。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一些学生想到香港读书,这是学生自愿的选择,也是人才的自然流动。而且,这种流动是双向的,香港也有很多优秀学生到北大、清华读书。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之所以引发讨论,是因为这是个新鲜事物,就像前些年北大、清华开始在香港招生的消息也会登上香港报纸的头版。
在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看来,香港的大学和内地的北大、清华、复旦等相比各有千秋,之所以这两年会出现内地学生甚至是文理科状元放弃北大、清华,选择香港的大学,主要是香港的大学在奖学金、英文教学等方面比较吸引人。
“内地高校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所谓的‘内地状元考生考港大’这一现象!北本┦Ψ洞笱3ぶ颖炙。他认为,香港几所大学在内地高调招生,甚至用高额奖学金吸引生源,对内地其他高校有一定压力,但是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高等教育不应该是死水一般,应该是充满生机的。香港和内地的学生互换,也同样会促进高校新鲜血液的生成,只能更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认为,从人口基数上看,香港的大学多、学生少,而内地是学生多、大学较少,到香港求学可以给很多通过高考走“独木桥”的内地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罢馔币不岽蚱聘咝5穆⒍,促使内地高校提高教学水平。垄断会阻碍大学的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教育才会快速发展。
教育国际化促进人才流动
敞开门“强身健体”才是出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上大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仅2004年度就多达11.47万人。对此,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表示:“教育国际化是让各国学生相互走动求学,从中发现文化的差异。我们希望看到人才流动!本菪炝⒅樯,目前港大就有3000多名外地学生,来自于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
就海外高?春弥泄诘匮ё拥脑,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分析说,海外高校面临本地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而基础教育方面处于强势地位的中国内地显然是全球招生的首选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学费越来越不成为制约学生选择海外高校就读的主要因素,高中生也可以选择到海外求学。此外,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风气盛行,也促进了生源的流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学龄人口在下降,所以很多外国的学校纷纷到中国来招生。刘遵义说,“所有的大学都要参与竞争。我们不只要做一所优秀的香港大学,更想做一所优秀的中国大学。”未来几年内,香港的高;菇徊嚼┐笤谀诘氐恼猩。目前,内地招生比例约占香港高校招生总数的10%,未来这个比例将上升至25%。
教育国际化乃大势所趋,中国内地的高校该如何应对?钟秉林认为,越来越多的香港乃至国外高校到内地来招生,会有效促进内地高校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甚至间接地影响到基础教育。这些高校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招收学生并不以分数为重,而受此影响,现在内地许多中小学教育的培养模式正在尝试改变。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我们不能抱怨门打开了,人走出去了!北本┯实绱笱3ち纸鹜┤衔,人力资源的全球化是挡不住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流动比以往更多,会比以往有着更多的全球化范围的就业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分析说,通过港校升温,我们应该反思内地高校现行单一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与其害怕抢夺优质生源,不如多练内功,使自身水平在竞争中上升。否则,整体水平不提高,关起门来保护自己,没有出路。 (据《人民日报》; 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