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昆剧院93位演职人员合力推出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美系列演出即将开始,这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传播的盛举。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第一届世界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中国亟待扶植和抢救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受到各界人士重视,这朵深谷幽兰终于在全世界爱好文化艺术的人们中找到知音。
著名作家白先勇为弘扬中华文化,上下求索,多方奔走,为青春版《牡丹亭》打造出新天地,使这部传统戏剧在当代焕发青春。这部戏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演出,盛况空前,好评如潮,甚至风靡大学校园。
如今这部不朽名作就要到美国演出了,笔者觉得意义有三:
中国文化在大洋彼岸展魅力
中美相隔大洋,但文化传播总会超越距离,从1930年梅兰芳到美国首度展现京剧的魅力开始,美国观众对神奇的中国文化艺术就有着强烈的了解和研究的愿望。
虽然中国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到美洲,虽然在唐人街上也可看到舞龙舞狮,直到今天也可在美国的节庆中看到中国式的腰鼓、民族舞蹈,但如果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部或者说是代表,那是小觑了中国文化。只有欣赏了顶尖的传统艺术才会真正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有所了解。
记得1999年中国京剧院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带领下,以50人之众,巡演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等地,也引起轰动。但这还只是牛刀小试。
论历史,昆剧更悠久,中国600年的戏剧传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端倪。而《牡丹亭》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它是明朝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完全可以与西方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媲美。
原汁原味的中国戏剧传统,凝聚了数十代老艺人的心血,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西方观众可以从中看到真正的中国艺术的魅力,相信这次昆剧演出会引起更大轰动。
消除中美“文化逆差”的开始
中国如今在经济上成绩傲人,中国出口的产品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在美国,人们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从电视机、电冰箱到塑料纽扣,都有中国制造。但长期以来,中美之间的文化“贸易”严重逆差,却少有人注意。中国人对美国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已远远高于美国人对中国政治、文化、艺术的了解。
这种文化交流的严重不平衡,也就是本文所言“文化逆差”。
大型的中国文化艺术到美国巡演或者展览,也是进入美国市场的一种准备。中国有那么多艺术菁华作品,应该让美国人了解,顺应今天美国的“汉语热”,同时应该掀起一股“中国热”。如果说“韩流”是用其电视连续剧塑造出来的话,那么“中国热”也可以用中国杰出的表演艺术作为品牌。昆剧、京剧、越剧以及各种大型歌舞都是这支文化产业队伍中的菁华。
带动中国概念深入美国社会
近几年来,“中国”这个概念已不是简单的国家名称,而是一种新兴力量的代表,一种经济飞速发展的潜台词。在美国,“到中国去发展”,已成为一种时尚。
美国很多青年人都知道,要想发展、要想创业,就要懂中国。甚至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有远见的工商业者中,流行着一种观念:不知道中国就不知道现代的经济,不知道中国文化,就不知道这个世界在流行什么。
所以,好莱坞要推出华裔明星,要搬出中国题材,迪斯尼要到中国去开设分店,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都在谈论:中国。
在这个大好机会中,推出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正是为这个潮流加进新的润滑剂。可以想见,在全球涌起“汉语热”的年代,推出一系列用这种语言演出的精彩戏剧,对推广中国概念会有多么大的震撼力!(来源:美国《侨报》 文:吴琦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