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30日电 最新一期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文章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金融货币体系跟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极不相称,其中一个特别需要解决但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的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文章指出,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国际货币。这一现象的最大表征就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数量微乎其微(主要局限在香港地区和南亚的周边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为零,尽管央行最近批准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世界各金融机构包括各国央行所持的人民币资产也为零。这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其不相称。
文章表示,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会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该国可以发行以本币计价的金融工具,这就为本国企业创造了一个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金融�;娜谧史绞健H绻泄钠笠岛驼芄辉诠噬戏⑿幸匀嗣癖壹萍鄣恼�,那么,即使人民币汇率发生波动,中国的企业和政府也不用担心发生国际收支�;�,因为中国的债务人(企业或政府)的收入和债务在汇值上是对等的,都是人民币,不存在人民币收入和外币债务的不对称性问题。
其次,一旦人民币国际化了,央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发行国际货币的“铸币税”。具体说来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扩大人民币的发行,以此来购买中国的主权债券或企业债券。而一旦这些债券能够在国际上发行,就成为了国际上可以增值的资产,可以凭此来获取国际上的硬通货乃至商品,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凭空采取印钞票的方式来获取国际资产,获得在国际范围内的购买力。
此外,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那么,中国许多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可以更加方便地要求以人民币计价(当然,还要取决于议价能力),如此,企业的成本和销售都是按人民币计算的,外贸与内贸没有区别,汇率波动的风险自然推给了外方,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人民币必须走向国际化,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抓住当前人民币升值的绝好时机,积极地在海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